霜降节气有什么风俗
考古发现 2025-03-24 00:38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霜降,是秋季与冬季交错的独特节气。此刻斗转星移,太阳行至黄经二百一十度,标志着每年公历十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的时节来临。此刻的节气特点,如同其名字一般,昼夜温差大,早晨与夜晚的寒意逼人,而中午却阳光炽热,秋燥显著。
提及“霜降”,常使人联想到一片萧瑟的景象。但此节气的名字并非意味着降霜,而是反映了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霜”其实是地面的水气因温差而凝结的,而非从天而降。气象学上并无“霜降”的概念,而是将秋季的首次霜称为“早霜”,春季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
在这个时节,各地的风俗活动丰富多彩。人们会登高望远,赏菊花,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民间还有吃柿子的习惯,认为这可以抵御寒冷,强健筋骨。在有些地方,人们还会举行菊花会,饮酒赏菊,表达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霜降时节,广东高明地区有送芋鬼的习俗。人们点燃瓦片堆砌的河内塔,火烧越旺越好,然后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种习俗寓意着驱除邪气,迎接吉祥。而在古时候,人们还会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仰。“补冬不如补霜降”的民间说法也广为流传。人们认为霜降时节是进补的好时机,会通过食补来增强身体免疫力。
霜降,不仅是节气的转换,更是生活的仪式。在这个时节,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和纪念,同时也注重养生保健康。登高远眺、赏菊饮酒、进补食疗等风俗活动,都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追求。更多关于霜降节气的风俗和故事,可以关注频道了解更多。
上一篇:芈八子的“八子”什么意思?八子的含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