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打了几百年都没有缺粮 为何一到蜀汉就总是

考古发现 2025-05-13 08:30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对于蜀汉为何总是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或许有些读者还不是很清楚。今天,作为风趣网的小编,将带大家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在我国的小说中,英勇无比的形象往往能够凭借一己之力与奸雄直面对抗。在许多关键的战役中,蜀汉却因为粮草问题而不得不退兵,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据历史记载,蜀国的供养比例大约是六个人养一个士兵,这已经是在军事优先的制度下的极限了。到了后期,人民的面色已经显现出了饥饿的迹象,这无疑是一段充满苦难的历史。

那么,为什么战国时期没有出现缺粮的问题呢?战国之所以被称为“战国”,正是因为连绵不断的战争。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大小战争不断上演。例如,长平战役一次就死亡四十万人,加上剩余的士兵,总数达到了五十万。即使是看似不起眼的韩国,也在魏、秦、楚三国的夹击下生存,拥有三十万士兵,其中还包括二十万的精兵。当我们观察那时的地图,会惊讶地发现如此小的国度居然能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

那么,同样作为大国的蜀国,在战国时期却是如何的呢?那时的成都可是天下的粮仓啊,居然连这些人都养不了吗?要知道,韩国的兵力人数甚至与蜀国两国兵力人数之和相当。那么,之前诸侯们都能养得起三十万的士兵,为何到了三国鼎立的时代,诸葛亮却养不起士兵呢?

其实,这主要源于兵制的问题。战国时期,全民皆兵,适龄的男子都需要参加战争。而平常没有战事时,城内的守卫和重要位置的士兵会轮流休息或从事其他职业。到了诸葛亮所处的三国时期,战争变得更为专业化和职业化。对于士兵的要求也更为严格,需要全职的士兵来应对战斗。兼职的士兵已经无法满足战争的需求。曹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让士兵屯田。这种方式为他的实力增长提供了先决条件。诸葛亮的蜀国却较晚才实行屯田政策,而且未能等到收获就离世了。关于屯田是否适合蜀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即使有人想要屯田,但由于曹操发动的讨伐战争和蜀国长期的战斗状态,使得士兵们没有机会进行屯田。这也可能是导致蜀国无法养活士兵的原因之一。最终,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退兵。这一历史困境展现了蜀汉在战争中面临的种种挑战和无奈选择。

上一篇:中国商界十大女人缘最好的富豪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