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名都是单个字
《军师联盟》热播引发的名字热议
随着《军师联盟》的热播,剧中人物的名字再次引发了观众们的热议。不同于其他影视作品,这部剧中的人物名字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单个字的人名。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回顾历史,汉人的名字以前大多是一个字,但也有不少是两个字的,比如我们熟悉的董仲舒等等。其实,在之前的时代,也有两个字的名字,如曹操、刘备等。到了西汉末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当时,有一位崇尚周制的“理想主义者改革家”,他就是王莽。他辅政时,上了一道奏章,要求大家不准起两个字的人名,并把起单名作为制度定下来。他的这一做法源于《春秋》中的“讥二名,二名非礼也”。这里的“二名”是否就是指两个字的人名,至今仍有争议。
王莽不仅对国内有这样的要求,连匈奴人的名字也不例外。他甚至派使臣带着重金和礼物去匈奴,暗示单于改名。这种奇特的举动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他不仅强制大家使用单名,还进一步让人们对起两个字的名产生耻辱感。
王莽的孙子王宗原本响应爷爷的号召改了名,但他对皇位心生不满,企图造反。事情败露后,王莽大怒,王宗自杀身亡。王莽还剥夺了他的官职爵位,甚至贬低了他的葬礼等级。更甚者,他改回了原来的两个字的名字,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两个字的名字是犯罪分子的标签。
王莽的新朝虽然不久就被推翻,但他的这一政令却深入人心,影响了此后三百多年的起名习惯。不仅东汉基本都是单名,到了三国时期也依旧如此。直到东晋时期,情况才慢慢有所转变。不得不说,王莽的这条去二名的法令,竟是他众多变革法令中影响力最长的一条。
那么,为什么这条法令会被大家所接受呢?一方面,单名在那个时期本就是起名的主流;另一方面,这一制度在并未给大家生活带来影响的情况下,实际上强化了个人荣誉感。人们在心里形成了一种潜意识——不要犯不光彩的事,否则很容易被揭露和发现。这一法令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