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方阵里的神秘信息
这位建筑学家对《XXXX》中的记载产生了质疑。据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死于河北邢台,若要回咸阳,一条路线是向南过黄河至洛阳,再至西安;另一条则是向西经井陉,过娘子关至太原,再向北至包头,最后到西安。无论是哪条路线,短时间内都无法抵达咸阳。考虑到夏天要保证“篡党夺权”所需的“秘不发丧”,同时要保证尸体不腐烂,秦始皇的尸骨很可能未曾离开河北省。即使到达骊山,也只是一个衣冠冢。
从陕西省文管会的调查报告来看,位于现在的北面有大量夯土地基,这些地方在秦始皇生前并未进行施工建设,包括内城、外城及封土等都是在其去世后的工程。骊山洪水频发,几乎每隔三年就有一次暴雨,因此秦始皇陵的地宫不可能在生前预修。多数学者认为秦始皇陵的确位于骊山脚下。
除了《史记》的记载,研究者还在出土文物刻字中发现了大量秦代地名,与湖北云梦竹简、湖南龙山竹简上的文字对照,符合秦代的书写习惯。兵马俑身上所刻的文字与秦始皇陵砖瓦上的文字相似性,也证明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史书记载秦始皇六月封于沙丘,九月归葬咸阳,尸体腐烂是必然的,因此有说法是在归途的车队中放上鲍鱼以掩盖尸臭。这位建筑学家进一步提出,兵马俑的主人并非秦始皇,而是他的高祖母秦宣太后。秦宣太后是楚国王族出身,后嫁给秦王,她在秦国统治了四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掌权治国的女性,甚至被称为两千多年前的“太后”。
为什么认为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呢?陈景元认为,秦始皇曾下令将陵墓向外扩展“三百丈”,但秦时的“三百丈”只有六百九十米,因此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之东近二公里处,不可能被包含在这个界址之内,也不太可能成为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在《史记・正义》及《陕西通志》、《临潼县志》等史料中,都详细记录了骊山、秦始皇陵和秦宣太后陵的地理位置。根据这些明确的方位和里程,秦宣太后陵位于秦始皇陵的东侧偏南,距骊山山脚约两里处的西杨村、下和村一带,也就是现在人们熟知的秦俑坑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