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教育学生的故事?
灵异事件 2023-11-29 20:11www.178767.com灵异事件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关于母亲对子女教育的著名故事有哪些?
孟母三迁
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
岳母刺字
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
徐母大义
在中国历史上被后世尊为“三大贤母”的母亲中,处于第二位的是三国时代的徐庶之母.
孔母授学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
欧母画荻
她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
陶母剪发退鱼
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正值大雪.陶侃因家贫,担心没有招待而怠慢了朋友,心中十分焦急.母亲看在眼里,安慰他说,你只管留客吧,我会设法招待好的.于是,她把头上的长发剪下,换成酒菜,又卷起铺床的干草切细,陶侃“斫诸屋柱”为薪柴,喂饱范逵的马.范逵事后得知,感慨地说“非此母不生此子”!即使是跟随范逵而来的奴仆也觉得大过所望.
上一篇:一篇两三分钟的哲理短文
下一篇:十个幽7默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