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外溢波及国际海运
近期,一场由也门胡塞武装发起的行动,让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在红海航道上。自2023年12月起,以“支持巴勒斯坦”为理由,胡塞武装对红海水域与以色列相关的商船展开持续袭击。这不仅包括使用导弹和无人机的直接攻击,甚至还包括扣押货轮的行为。
这一连串的行动,已经迫使地中海航运、马士基等四大国际航运企业暂时中断红海航线。原本快捷的航线被迫改道,部分船只不得不绕行非洲好望角。这不仅意味着中欧航线的运输时间将延长10至15天,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
运输成本的激增,正给全球供应链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绕行非洲的航线使得海运成本增加了大约40%,而额外的支出还包括燃油消耗和船员风险补贴等。甚至中国在埃及的粮食合作项目,也因化肥运输受阻而面临减产的风险。这一风险不仅仅局限于运输行业,更广泛影响了依赖海上贸易的各行各业。
曼德海峡和红海南部如今已成为冲突的焦点。胡塞武装频繁针对这些战略要地的袭击,已经威胁到全球12%的贸易通道。美国中央司令部明确表示,这些行动对国际海运构成了“巨大风险”,并加剧了区域的军事化趋势。
伦敦保险市场也将红海区域列为高风险区,导致船运保费大幅攀升,进一步增加了跨国贸易的成本。一些企业因担忧安全问题而暂停货物运输,这加剧了港口的拥堵和交货的延迟。
这场冲突的外溢效应也引发了地缘政治的博弈。尽管美欧加强了红海地区的军事部署,但袭击事件仍未能得到有效遏制。胡塞武装的军事技术升级,如高超音速导弹的出现,进一步威胁到航道的安全,并为国际海运的长期稳定性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巴以冲突的外溢效应已经通过红海航道安全、供应链中断以及地缘政治博弈等多个维度,对国际海运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危机在短期内仍然难以缓解,需要全球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智慧来寻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