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古诗带拼音

灵异事件 2025-05-01 13:37www.178767.com灵异事件

古诗《蚕妇》解读与赏析

作者张俞,生活在宋代,这首《蚕妇》诗以朴实的语言,揭示了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残酷现实。诗中的蚕妇,在卖丝归来后,泪湿衣巾,让我们深感其辛劳与无奈。

一走进诗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蚕妇在市场卖丝后回家,泪水沾湿了衣巾。这里并没有过多的描写,只有简单的陈述,却已经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沉重和悲痛。

接下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揭示了蚕妇流泪的真正原因。满身的绫罗绸缎,无一不是蚕妇辛勤劳动的结晶,然而这些华贵服饰的主人,却并非蚕妇自己。这种贫富差距、劳动与享受的对比,让人深感不公。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深刻而鲜明。通过蚕妇的视角,展现了封建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现实。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展现了劳动成果被剥削的残酷事实,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艺术上,诗人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罗绮者”与“养蚕人”的对比,强烈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细节刻画也十分成功,蚕妇“泪满巾”的细节,传递了她的情感冲击,使读者产生共鸣。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阶级矛盾突出的宋代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借蚕妇之口控诉制度不公,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意义。诗人在诗中高度概括了社会矛盾,展现了他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蚕妇》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了一首具有现实批判意义的佳作。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宋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劳动者的艰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