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瑆是什么人?乾隆皇子,母亲是皇贵妃,因一
今天,奇秘网为我们带来了一位特殊人物——永瑆。这位在大众眼中自诩非凡的人物,尽管他的“败家本领”常被人诟病,但他的故事却令人着迷。
乾隆,这位被众人熟知的皇帝,他的皇子们个个才华横溢,但唯独他的儿子永瑆在其中独树一帜。永瑆生于乾隆十七年,天资聪慧,尤其在书法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在乾隆年间,他与翁方纲、和铁保并称为四大书法家,其书法之美,令人赞叹。就连乾隆裕陵的神圣功德牌上的碑文,也是永瑆的墨宝。
除了书法方面的才华,永瑆的婚事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嫡福晋是傅恒之女,也是乾隆嫡贤皇后的亲侄女,出身名门贵族。尽管永瑆有着如此多的客观条件,为何乾隆最终选择的继承人并非他,而是其资质平庸的皇十五子呢?这其中的原因,与永瑆的性格缺陷不无关系。
身为乾隆的皇子,永瑆却表现得极为吝啬。他的王府生活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奢华,反而颇为“艰苦”。嫡福晋的嫁妆被永瑆没收,她每天吃的穿的都不如寻常百姓。甚至有一次,永瑆的府上死了一匹马,他都舍不得将其埋葬,因为那意味着一笔财产的流失。为了节省开支,他甚至让人将马宰了,全府的人用马肉充饥。乾隆曾多次训斥他的这种行为,但永瑆始终不改其习,使得乾隆最后也只能对他无可奈何。
除此之外,永瑆还是一位典型的满洲子弟,却偏向学习儒家文化,忘记了自己身为满洲人的尚武精神。他曾在一把扇子上题字,并写上自己的字号“镜泉”,这本是文人雅趣,但却被乾隆严厉训斥。因为在他看来,永瑆忘记了满洲人的传统和立命之本——骑射功夫。
尽管永瑆才华横溢,书法造诣极高,但他的这些缺点使得乾隆最终将他排除了继承人之列。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身上的某些缺点有时是非常致命的。当我们欣赏永瑆的才华时,也不应忽视他的缺点,因为这些都构成了他生命的全部。永瑆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无论身处何种地位,我们都应时刻保持谦逊、节俭和不忘本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