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简介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英勇忠诚的人物,他就是比干。比干,子姓,沫邑人,生于殷武乙丙子之七祀,于公元前1063年离世。他的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是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
比干不仅聪明早慧,而且勤奋好学,年仅20岁便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后又受托孤重辅帝辛,从政40多年。他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
身为纣王的叔父,比干在朝政治理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商朝纣王被妲己所迷惑,导致朝政腐坏。比干身为丞相,责无旁贷,时常劝谏纣王。他的忠诚却引来了妲己等人的忌恨。
在《封神榜》的记载中,一次纣王被妲己迷惑,荒淫无道,比干应命赴鹿台迎接群仙。在酒过三巡之后,他发现妲己及其所请来的神仙全是妖狐化身。这一发现使他暗中采取行动,试图诛杀妲己的狐族,但这一行动却令妲己心生怨恨,设下毒计杀害比干。
一日,妲己向纣王谎称自己的病需要玲珑心一片方能治愈,而比干是一位忠贤之臣,其心必定是七窍玲珑。纣王被蒙蔽,命人急召比干。比干在危急时刻打开锦囊,按照姜子牙留下的方法保护自己的五脏六腑。最终,他剖腹摘心,表现出无比的忠诚和勇气。
比干的命运并未因此而改变。他在路上遇到一位卖无心菜的妇人,被问及“人若是无心如何?”时,妇人回答“人若无心即死”,这对比干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他大叫一声,血如泉涌,最终离世。
商末帝辛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曾强谏三日不去。最终,纣王因对比干的善行仁义心生嫉妒,剖视其心,比干终年64岁。
姜子牙助周灭纣成功后,奉元始天尊的法旨封神,比干被追封为“文曲星君”,成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忠诚、勇气和正义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想了解更多关于比干的故事,请关注奇事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