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谢安为何对王珣这么讨厌呢?

奇闻异事 2025-05-11 09:07www.178767.com奇闻异事

千古传颂的宰相谢安,肚里不仅能撑船,更有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封杀本领。

谢安,这位东晋的首脑,常常在各式各样的宴会、沙龙和聚会中亮相。有一次,在文学聚会上微醺之际,他发表了几句即兴言论。其中有两句话被一位年轻人裴铭记在心,并记录在《语林》一书中。一句是自我激励之言:“裴郎乃可不恶,何得为复饮酒”。另一句则是他对一位名叫道林的僧人赞美如九方皋之相马,独具慧眼。

后来在一次酒会上,下属庾道季提及此事,并告知裴启已将谢安的话语记录在书中。谢安对此却表现出全然不知情的态度,并坚称自己从未说过这些话,是裴启自行编造。庾道季为了证明裴启所言非虚,用类比推理进行辩护,却激起了谢安的愤怒。

原来,庾道季提到的道林和尚让谢安想到了一个让他心生厌烦的人——王珣。王珣出身名门望族,与谢家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谢安的女儿和侄女都曾嫁入王家,却都遭到了休妻的尴尬境遇。这让谢安颜面扫地,将责任归咎于王珣。在谢安眼中,王珣的人品有着严重的问题。

这只是谢安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结果。裴启在《语林》中评价王珣“甚有才情”。尽管身为官二代,王珣却展现出了难得的才华。尽管谢安生前对王珣颇有微词,但在谢安去世时,王珣却表现出了大度的态度,连夜赶赴建康吊唁。

尽管王珣在谢安面前表现得十分大度,但在谢安的畅销书《语林》中提及他时,却遭到了封杀。只因谢安不喜欢书中提及的王珣,他便下令禁止该书在市场上流通。权力有时是个不讲理的东西,尤其是当它被不讲理的领导掌握时,后果更加严重。封杀并不需要高超的技巧,关键在于是否握有权力。像谢安这样的重量级官员,要想封一本书甚至是一个人,简直轻而易举。这也让人对谢安的度量产生怀疑!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权力的力量以及封杀的无情。一个小小的言论或行为都可能成为封杀的理由。而背后的真相往往被权力所掩盖。这种不公正的封杀行为也让我们对谢安的为人产生了更多的思考。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带来荣耀和地位,也可能成为滥用和霸凌的工具。我们更应该审慎对待权力的使用,避免让权力成为破坏公平和正义的工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