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东吴朝堂的公主,最后结局是什么?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时代群雄逐鹿,英雄辈出,那就是三国时期。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东吴国度的命运被一位女性悄然改变,她就是孙鲁班。
孙鲁班是东吴大帝孙权最为宠爱的女儿,她的母亲步练师曾是孙权的最爱。当年步练师受到孙权宠幸时,曾引发了一场关于皇后之位的纷争。尽管群臣主张立太子孙登的养母徐夫人为皇后,但孙权坚持自己的选择,此事最终搁置。然而步练师的去世和孙和的继位让朝堂上关于王夫人成为皇后的呼声高涨,孙鲁班对此心生不满。她认为王夫人抢走了自己母亲的风头,因此决定暗中破坏孙和与王夫人的地位。这时,“二宫之争”爆发,孙鲁班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鲁王的阵营。
随着孙权的卧病在床,一场阴谋也在悄然酝酿。孙和去宗庙祭祀时,孙鲁班发现其与太子妃家人密谋,便心生疑窦并向孙权进谗言。她诬陷孙和与太子妃家人勾结,意图不轨。她还散布谣言称王夫人幸灾乐祸。这让孙权大为恼火,导致他与太子关系逐渐疏远。随着双方斗争愈演愈烈,孙权最终废黜了孙和的太子之位并将其流放,而鲁王一党也遭到彻底打击。然而孙鲁班因受到孙权的宠爱而安然无恙。
孙鲁班并未因鲁王的倒台而罢手,她发现孙权喜欢孙亮,便安排大侄子全尚的女儿嫁给孙亮为妃。后来孙权果然立孙亮为太子。在孙权病重时,孙鲁班极力阻止他召回曾经的太子孙和,以确保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胁。孙权无奈只能放弃。随着孙亮的继位和后来的掌权执政,全氏家族的权势日益显赫。然而随着孙亮的年幼和宗室孙峻、孙綝的掌权执政,孙鲁班逐渐失去了权力中心的地位。她与孙峻的关系一度不错,但随着孙綝的掌权逐渐边缘化。为了夺回权力,孙鲁班与孙亮联手意图废掉孙綝。然而计划最终败露,孙綝发动政变废掉孙亮为会稽王,并将孙鲁班流放到豫章郡。虽然孙鲁班离开了权力的舞台,但东吴出现的多次乱相皆因她而起。这位在纷争大势下的小人物的身不由己令人深思不已。她的命运起伏与东吴的命运紧密相连不仅体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力量也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无情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代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因她的存在而更加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