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惜才的曹操为何执意杀死孔融?孔融儿子说
在历史的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英雄辈出。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惜才爱才,他为何会对孔融痛下杀手呢?孔融的儿子临死前又说了什么话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历史的风云,一起探寻其中的故事。
孔融,自幼聪明过人且以孝闻名。有一日,家中来了大小梨子。孔融排行第五,那时仅有四岁,却深知谦让之道。他将大梨让给了哥哥们享用,自己则选择小的。面对父亲的询问,他坦然回答:“我年纪小,大的应该留给哥哥。”他的弟弟自然也应享受最小的梨子,但孔融依然坚持自己吃最小的。这种礼让的行为赢得了父亲的赞赏。
这个礼让的故事只是孔融性格的一面。真实的孔融,其实是个怼人大师。他性格直率,敢于直言不讳。若察觉到别人的不友好,他会毫不畏惧地回怼。即使面对对他友好的人,只要看不过眼,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开怼。这种性格最终为他引来了杀身之祸。
孔融与曹操各有千秋。论军事能力,孔融稍逊于曹操;但论才华,他并未输给曹操。曹操对孔融颇为欣赏,一直想拉拢他。孔融骄傲自豪,自视名门之后,多次流露出对曹操的不屑。当曹操攻破邺城后,他的儿子趁乱娶了孔融的儿媳。孔融故意编造假典故,以周武王把妲己作为战利品交给弟弟的故事讽刺曹操。曹操虽被蒙在鼓里,但事后意识到自己被孔融羞辱,心生怨恨。
由于孔融的名气太大,曹操不能直接杀他,否则会被天下人唾骂。于是,曹操开始等待时机。当曹操想攻打汉室时,孔融持有异议。曹操便找来孔融的死对头郗虑,诬陷孔融,找个借口灭了他全家。
孔融被杀时,年仅56岁。他哀求曹操能否饶过自己的儿女。可是他的9岁儿子却毫不畏惧地说:“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这句话意味着孔融的儿女也继承了他们的父亲的直率和勇气。曹操听后明白如果不杀这个孩子,他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孔融。因此可以说孔融是智商高情商低的典范如果他能与人相处时用词更加谨慎避免得罪曹操他的儿女也许就能免受这场无妄之灾了。
回顾孔融的一生既有令人敬佩的才华和勇气也有因性格直率而引发的悲剧。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提醒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注重方式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