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急急急急~~~~
古昔之间,越国有两位女子,一位是貌若天仙的西施,另一位则是相貌平平的东施。东施常自叹不如西施之美,于是时常模仿她的举止。一日,西施因心口疼痛,街头巷尾,她手捂胸口,眉宇紧锁。东施见之,误以为这般姿态便是美,便也依样画葫芦,于街头徘徊。路人见状,无不侧目而避之,惊恐不敢视。于是,“东施效颦”流传于世,喻指盲目模仿他人,不知自身之短。
再说释亚楼,唐代一和尚也。他虽身处寺庙,却不甘寂寞,焚香诵经之余,醉心于书法。夜深人静,他挥毫泼墨,练字如痴。年复一年,他的书法技艺日臻完美。慕名而来求字者络绎不绝,他皆慷慨应允。其草书尤为飘逸奔放,有人求其草书写法之妙。释亚楼挥笔写下八字:“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所谓“飞鸟惊蛇”,形容字体之轻盈如鸟飞长空,笔力之矫健连蛇亦惊。
再谈春秋时代之俞伯牙,此人琴艺高超,堪称当时琴师中的佼佼者。他总觉得自己的技艺尚未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一日,他的老师带他至东海蓬莱岛,让他感受自然之美,倾听波涛之声。伯牙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情感,琴声随之响起,将自然之美融入其中,伯牙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某日夜晚,伯牙乘舟游赏,面对清风明月,思绪万千,琴声再次悠扬响起。岸上突然有人赞叹不已。伯牙走出船外,见一樵夫站在岸边,知其知音已至,当即请他上船。伯牙弹奏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赞叹道:“雄伟如泰山!”当弹奏表现奔腾的波涛时,樵夫又言:“如海潮翻滚!”伯牙激动不已,感叹道:“知音啊!”从此,二人成为了莫逆之交。此故事被后人称为《列子·汤问》中的经典故事,“高山流水”这个成语便象征着知音、优美的音乐或深厚的友谊。
以上故事皆富含深刻的道理和人生智慧。东施效颦告诫我们盲目模仿他人只会适得其反;飞鸟惊蛇和俞伯牙的琴声则展示了技艺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高山流水则传达了知音难寻、音乐美妙的真谛。这些故事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