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严三实
“三严三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智慧箴言
在2014年的春光明媚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一项重要的论述——“三严三实”。这一论述,如同春日的暖阳,照亮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道路,其深刻内涵和丰富意义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三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修身,强调的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如松柏挺立,四季常青,不断提升道德境界,自觉抵制外界的诱惑和不良风气。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更是对党的忠诚的体现。
用权,要求党员干部坚持用权为民,严格按照规则和制度行使权力。特权、以权谋私等行为在这里绝不允许存在。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于造福人民,而非谋取私利。
律己,倡导的是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党纪国法是不可触碰的红线,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守清正廉洁的底线。
二、“三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谋事要实,即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确保政策方案符合客观规律和科学精神。这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杜绝空想、形式主义,真正从实际出发,为民众解决实际问题。
创业要实,强调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创造出真正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以此为座右铭。
做人要实,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同志,襟怀坦白,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
“三严三实”不仅是党的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行为准则,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理念。通过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推动这一要求落实,使其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时刻铭记并践行“三严三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