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度想要杀了武则天,最后为何放弃呢?
父亲是一位开国功臣,同时也是一位木匠商人,家境充裕。在战乱时期,他慷慨资助粮草衣物,而母亲出身皇室,使得她的童年几乎是在贵族的熏陶中度过。在她年仅十二岁那年,父亲离世,家族遭遇变故,母亲不得不带着她独立生活。尽管生活艰辛,但母亲对女儿的教育从未松懈,将武则天培养得才貌双全。
在她十四岁的那年,因姿色出众及良好的教育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她被召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在长达十二年的宫廷生活中,她并未生育子女。外界纷纷猜测,是否是因为皇帝对她不够宠爱所致。
实际上,早在贞观初年,就有预言流传,预言指出唐朝之后会有女主出现。当李世民听闻此预言后,心中警觉,对姓武的人产生了杀心。一次,他听闻后宫中就有这样一位女子,便想处死她以除后患。有人阻止了他,提醒他如果此人是天命所归,杀戮无效。这次事件后,虽然李世民对武则天有所提防,但他最终选择了相信这只是民间传说,不足以相信。
除此之外,李世民作为帝王,无法滥杀无辜。他对武家的女子产生了怜惜之情,认为自己作为男子打下江山已经如此不易,何况是一个女子呢?一次与武则天的对话中,她表示自己若失去皇帝宠爱便会在寺庙度过余生,这让李世民对她产生了信任感。于是他便决定将她送去寺庙为尼,认为这样她不会再有机会翻身。
然而命运弄人,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儿子李治竟然违背常理将武则天从寺庙接回宫中并立她为皇后。李治对武则天宠爱有加甚至让她参与朝政处理事务。这为武则天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让她逐渐掌握了权力。最终她凭借自己的野心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李世民的自信过头以及对武则天的低估所导致的失误。他以为一个女子不可能打破常规执掌江山而忽略了她潜在的野心和能力。如果他看到日后武则天所取得的成就或许他会后悔当初的决定并立即下令处死她以绝后患。但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武则天注定是要成为女皇的天命所在无人能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