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退休时带几个大箱子回家,箱子里装的
今天,风趣网带您走进一段历史的尘埃,让我们一同探寻一位清廉官员的故事——魏象枢的人生轨迹。
康熙二十三年,正值风华正茂的康熙皇帝遇到了一件棘手之事。那时,魏象枢,这位以清廉著称的尚书,呈上了告老还乡的奏折。魏象枢已经69岁,为朝廷尽忠多年,此刻的他渴望回归故乡。康熙皇帝却犹豫不决。魏象枢的清廉名声早已远播,康熙舍不得这位忠诚的老臣离去。但魏象枢的决心坚定,康熙最终心软,答应了他的请求。
就在魏象枢踏出京城之际,一场风波骤起。有人举报他回乡时携带了几口大箱子,箱子里装满了财宝。这让康熙皇帝心生疑惑,因为魏象枢自称为官多年,清正廉洁,从未有过贪污行为。但举报之人言之凿凿,康熙陷入了两难境地。
让我们回顾一下魏象枢的人生历程。他是一位河北蔚州人,自顺治三年起便进入官场,后来担任御史。从入仕那天起,他就发誓不贪污百姓一分钱,甘愿做清贫之官。他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弹劾之事皆有事实根据。在康熙皇帝眼中,魏象枢是廉吏的典范。
康熙派人将魏象枢召回京城,亲自询问此事。魏象枢面对康熙的疑惑,坦然回答:“臣年幼时,每逢风大天寒,蔚州乡亲们的房屋经常受损。我见京城的铁钉比家乡的略长,便买了几箱,回家赠与乡亲们加固屋舍。”康熙听完十分感动,尴尬之余也深感惭愧。他赏赐了金银财物给魏象枢,派人送他回乡。
魏象枢回乡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心系故乡的建设和发展。岁月不饶人,他在家中病逝。康熙皇帝得知后十分伤心,派礼部主办其葬礼,并赐谥号“敏果”。乾隆皇帝也曾赞誉魏象枢:“言官奏事当如魏象枢。”
为官一任,当以清廉为本,不失本心。魏象枢的一生清廉正直,堪称廉吏的楷模。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坚守原则。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位真正的廉吏——魏象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