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帮晋文公夺位,为什么后来秦晋两国又反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出兵护送公子即位,实为掌控晋文公。鉴于前车之鉴,秦穆公派遣将领杞子、逢孙和杨孙,率两千甲士保护新君。十多年前的晋惠公归国时,秦穆公未留军队保护,导致晋惠公即位后翻脸不认人。
晋文公上位之初,便邀请秦穆公共同出兵,目标竟是东周的洛邑。此时的东周分裂,黄河以南的洛阳盆地仍在控制之中,而黄河以北的河内郡则为王子姬带的地盘。公元前636年,姬带联合戎人反叛,一举攻陷东周都城洛邑。公元前635年,秦晋联军驱逐戎人,攻占洛邑,迫使姬带逃往他的领地。秦穆公与晋文公亲自迎接逃亡的周襄王回到洛邑。
周襄王为求秦晋联军消灭姬带,承诺将姬带的领土封给晋国。晋文公婉拒秦穆公的帮助,独自攻打河内郡。秦穆公的将领和甲士遭受冷落,虽受犒赏,却只能目送秦穆公归国。三位将领杞子、逢孙和杨孙在大帐内请求秦穆公发兵攻打晋国,但秦穆公选择了忍耐。
秦穆公的远征以失望告终。经过大半年的激战,晋国占领河内郡并将其据为己有。尽管秦穆公曾助晋作战,却一无所获。公元前632年,晋国与楚国在中原对峙,晋国的邀请秦国出兵共同对付楚国。城濮之战中,秦国虽参与却未上战场。战后,晋国称霸中原,而秦国一无所获。
公元前630年,晋国再次邀请秦国出兵攻打郑国。秦穆公亲自出征,秦军直逼郑国都城新郑。两军在郑国会合,攻破郊关。郑国使臣烛武游说秦穆公,指出晋国对秦国存有虎狼之心,提醒秦穆公若助郑国防守新郑,可获重大利益。秦穆公明白烛武之言后理智决定派兵驻守新郑。三位先前受辱的将领带领两千甲士加入防守,极大改善了新郑的防御形势。得知秦军加入防御的晋国无奈退兵。自此,秦晋关系走向新的篇章。
整个故事描绘了秦穆公与晋文公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彼此间的较量,展现了春秋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战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