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源自古人的智慧,被孙中山先生所提炼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一理念,如同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鼓舞我们在各领域追求目标,不断奋进。
在教育领域,这一理念更是如鱼得水,被教育工作者们深深融入育人实践中。广东工业大学的李丽娟教授,以德育为先,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培养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学子。而日照教育援疆团队更是将这一理念发扬光大,他们通过学科融合、文化润疆等活动,将民族团结意识与科学备考策略相结合,用实际行动助力当地教育质量飞跃。
在国家发展层面,这一理念更是被赋予了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这种不懈奋斗的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百年奋斗经验表明,正是保持战略定力、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让我们能够应对复兴路上的种种挑战。援疆成果便是最好的证明,受援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的显著增长,充分展现了务实行动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对于个人的奋斗导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同样具有深远影响。它激励个体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如科研人员攻克技术难题、教育工作者创新教学方法等,都是精神力量转化为实践成效的生动体现。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各尽所能”的号召,在当代仍然指引着各行各业以专业能力服务社会需求。
如今,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踔厉奋发”与“笃行不怠”的结合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前者强调开拓创新,后者要求持之以恒。这一理念既是对历史经验的传承,更为新时代的各种问题提供方法论指引。无论是教育、科技还是人才问题,这一理念都能为我们提供前行的动力和方向。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让我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和脚踏实地、永不倦怠的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