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鲜滞销堆积成山
一、滞销阴霾与深层原因
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阴影下,日本的水产品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想象一下那画面,仓库中的扇贝等水产品堆积如山,高达八米,仿佛冷库容量已至极限,即将触碰天花板。
曾经繁荣的出口市场,如今已陷入萎靡。尤其是对中国——这个曾经的日本水产品最大出口市场,其影响尤为显著。占据2022年出口总额42%的中国市场,自2023年8月全面暂停进口后,主力出口品类如扇贝等陷入困境,市场陷入一片沉寂。
二、逆流而上的应对措施
面对如此困境,日本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他们试图通过扩大内需来缓解库存压力,农林水产大臣甚至呼吁国民每人每年多消费5只扇贝。还计划向学校免费提供扇贝,期望通过此举刺激消费。尽管有这些措施,但实际效果尚待观察。
他们还试图将出口转向韩国、欧盟等市场。由于核污水争议的影响,新市场的接纳度有限。东京电力公司虽然从2023年10月起开始接受商家的赔偿申请,但企业担忧高昂的仓储成本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难以支撑至赔偿到位。
三、争议与困境的挑战
这一困境并非没有争议。部分日本网民质疑此举是转嫁责任,认为核污水排海的决策失误不应该由民众来买单。扇贝的零售价格过高,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消费能力。水产业者集体诉讼要求停止排海,这反映出产业对排污计划的持续性担忧。如果核污水持续排放,国际市场的信任度难以恢复,滞销问题可能演变为结构性危机。
四、数据的无情揭示(截至2024年10月)
数据显示,2024年度日本水产品的出口量同比骤降60%,库存周转周期延长至正常水平的三倍。这些冰冷的数据揭示了滞销问题依然严重,未获根本性缓解。这不仅仅是一个时期的挑战,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严峻考验。
面对这样的困境和挑战,日本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和策略,以应对这一系列的挑战。希望他们能够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恢复水产业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