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铁路中途停靠不报站 冯玉祥曾下错车
世界之最 2025-05-01 23:50www.178767.com世界之最大全
深夜的火车长鸣声中,从北京前往新乡的张恨水意外发现岳王庙就在站外。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误打误撞地提前到达了河南汤阴县城,距离目的地新乡还有几站之遥。回想起这次经历,他不禁想起自己第一次乘坐新中国的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那时,张恨水经常穿梭于大江南北,乘坐火车游历四方。新中国的列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服务优良、环境整洁、管理有序。尤其令他感到新奇的是,列车上不仅有日历大小的地名表,还有服务员用无线电通报站名的细致服务。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谈及铁路服务,张恨水提及民国时期火车并没有规定中途报站制度。那时的旅客若想知晓站点信息,只能依赖窗外的站牌或是向茶房等工作人员询问。若是在夜间行车或是地处偏僻之地,很容易错过站点或下错车站。冯玉祥的一次经历便是如此,他与护兵误将汤阴县当做新乡提前下车。这也凸显了民国时期铁路服务的不足之处。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乘客都会遭遇此类困扰。民国时期火车查票十分严格,每到大站甚至经过任何车站都要查票。查票员会提醒乘客注意下车。火车停站时间较长,即使乘客未及时发现到站,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虽然国家层面没有规定报站制度,但有些铁路局为了方便旅客会自行制定规则。遗憾的是,尽管北宁铁路局曾规定列车快到站时由车僮高呼站名,但这一规定并未得到严格执行。民国时期虽有诸多不足,但也并非完全忽视旅客的需求与便利。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铁路服务也在不断进步与完善,如今的高铁时代已经很少再出现此类问题。从张恨水和冯玉祥的经历中,我们见证了铁路服务的变迁与进步,也感受到了时代前行的步伐。
上一篇:颖儿付辛博怎么认识的
下一篇:抖擞的同义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