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哭的皇帝,哭出了江山也哭亡了国家
历代君王中,大多数都能以勤勉治国、爱护子民为己任,但其中也有例外。即使是末代皇帝溥仪,尽管大清已经灭亡,他仍立下誓言要改掉懒惰的毛病,勤政爱民。这只是一个梦想,因为实际情况并不需要他理政。但如果要找一个比溥仪还要逊色的皇帝,清朝的咸丰皇帝或许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咸丰皇帝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他在位期间,两次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侵袭,北京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关键时刻,咸丰皇帝并未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反而准备逃离京城。若非京城防卫力量强大,他恐怕早已逃亡热河。
除了他的懦弱无能,咸丰皇帝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爱哭。他的皇位并非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赢得,而是“哭”出来的。在选皇子的过程中,面对四阿哥和六阿哥,道光皇帝犹豫不决。四阿哥老实,而六阿哥奕䜣聪明过人,对治理江山有独到的见解。四阿哥的师傅却教他一个策略:哭。当道光皇帝病危时,四阿哥只是一味地哭求皇帝康复,最终赢得了道光皇帝的感动,获得了皇位。
咸丰皇帝的平庸和无主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愈发明显。当他面临南方太平军的威胁时,清军节节败退,而太平军定都南京并派出军队攻打北京。当这支军队进展顺利,打到天津时,咸丰皇帝不是因失败而痛苦,而是被吓哭。他的眼泪如泉涌,眼睛哭得如同桃核一般。只要太平军再打一场胜仗,他就准备逃离京城。幸运的是,京师的防卫坚固,才避免了一场亡国的灾难。
咸丰皇帝的一生中还有另一次令人心酸的哭泣。那就是当英法联军打进北京时,他对着文武大臣哭泣,但无人能提供有效的建议。大多数人都害怕签订不平等条约,担心成为罪人。这时,叶赫那拉氏出来劝咸丰皇帝坐镇京师、抵抗敌人,但已经被吓破胆的咸丰皇帝根本不听劝告,选择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到北京,最终死在热河。一代君王竟命丧他乡,而他的哭泣也未能挽救大清王朝的命运,几十年后,这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彻底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