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韩馥为何拥立刘虞当皇帝?他又因何拒绝
在公元191年的那个历史节点,关东的诸将如韩馥等,经过深思熟虑,提议推举幽州牧刘虞为帝,以对抗权倾朝野的董卓。这一宏大的计划却遭到了刘虞本人的坚决反对。
刘虞,疾言厉色,对袁绍的使者表明自己的立场:“今日天下大乱,主上受困,我蒙受皇恩,未能洗雪国耻。你们各据州郡,应该戮力同心,为王室尽忠,怎能逆谋污名?”他明确表示,如果袁绍等人一定要逼迫他,他宁愿选择逃离到匈奴地区,宁死也不会称帝。
深入了解刘虞的反应,我们必须当时的天下形势以及刘虞的个人背景。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权力有着深厚的情节,但当袁绍和韩馥等人提出拥立刘虞时,他们的选择并非轻率之举。
董卓入京后,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废掉了少帝刘辨,拥立了渤海王为汉献帝。年仅十岁的汉献帝,身边无强力外戚势力,朝政完全被董卓控制。董卓的暴行,激起了天下诸侯的广泛不满。关东诸侯在反董的旗帜下聚集,公推袁绍为盟主。
只要董卓手中有汉献帝,他便拥有了最高发言权。袁绍等人起兵,名义上是清君侧,并非谋反。那么,对于来自长安的董卓的命令,关东诸将该如何应对?遵守则对自己不利,不遵守则是藐视皇权。于是袁绍等人宣称,汉献帝年纪太小,被董卓逼迫发出的旨意都是矫诏。他们认为只有另立朝廷,才有机会彻底摆脱被董卓挟制的尴尬境地。他们选择了拥立刘虞为新君。
刘虞是汉东海恭王的五世孙,在皇族间享有盛誉。曾任宗正(管理皇家事务),对百姓仁厚宽容。在担任幽州牧期间,他治州有声有色,周边州郡前来归附者竟达一百多万。刘虞的威望与仁政深受百姓及少数民族的赞誉。袁绍等人认为他是理想的君主人选。
刘虞的反对并非仅仅因为个人的荣辱得失,更多的是对于天下大势的深刻洞察与担忧。他明白在董卓手中拥有汉献帝的情况下,另立朝廷的风险与困难。历史的进程总是由众多力量共同推动,刘虞的立场与选择,也无疑为这段历史增添了更多的复杂与深邃。
吉尼斯世界之最
- 袁绍、韩馥为何拥立刘虞当皇帝?他又因何拒绝
- 在古代,后宫各式各样的妃嫔的称呼是什么样的
- 孙海英冯小刚李敖韩寒无敌喷 娱乐圈文化界口水
- 天机星在事业宫旺化科 与各主星同宫声名远播
- 陌生的焦点 影帝张家辉
- 徐濠萦欲情人节赶生蛇宝宝 作为礼物赠老公
- 朱元璋为什么要搬来三筐稻谷当殿试考题?
- 成语可以长久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可以长久是什
- 能hold住这么多角色的黄米依还能给我们多少惊喜
- 朴海镇即将来华 粉丝见面会门票预售开启
- 疑似倪妮不雅视频艳照光 让冯绍峰情何以堪
- 做自媒体的公司起名 顺风顺水的企业名称
- 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是皇太极的侧福晋,为什么
- 苏醒李炜因后台斗殴将受处罚 宣传方否认
- 以关羽的实力投靠曹操的话 关羽的地位能排第几
- 天生反骨的人做什么职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