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男宠之风从何兴起?从什么时候开始
自古以来,男性出体、提供务的现象与女性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男妓的存在似乎被主流社会所鄙视和厌恶,但他们依然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满足着某些群体的需求。
在古代中国,男妓的存在并非秘密,而是为了满足那些拥有地位和财富的贵族女性的需求。这些男性被称为“面首”,他们不仅拥有俊美的外貌,还善于言辞,擅长各种技艺。例如,武则天曾设立“控鹤监”,广纳美男子,号称“面首三千”。这些男妓不仅为女性提供身体上的欢愉,更是成为她们精神上的寄托。
南北朝时代的山阴公主也曾向皇帝弟弟抱怨自己身边的男妓数量少于皇室,希望能有更多供其享乐的男子。这反映出在古代社会,男妓之风极为盛行,甚至在民间也有广泛的存在。这种开放程度让现代人不禁感叹。
男妓的工作场所被称为“蜂巢”,这里聚集了形形的男子,他们穿着华丽,施着脂粉,宛如女性一般。这些男子不仅擅长言辞,更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让女性在这里能够寻求身心的放松。
尽管男妓之风盛行,但这并不能改变主流社会对他们的不齿。为了打击那些扰乱民间、败坏社会风气的无赖男子,宋朝时期开始立法禁止男性从事娼妓活动,一旦发现将被严惩。
需求永远存在,市场也会应运而生。尽管有法律的禁止,但在京城及周边郡邑,男色依旧鼎盛。史书上关于福建男妓的记载尤为丰富。在福建,男妓行业非常发达,这些男子服务对象不分男女,甚至在一些特定的风俗下,如男子出海时,也会寻找男妓以解决性饥渴。
至明代,男妓行业更为发达,不仅被女性所玩弄,还为喜欢同性恋的权贵男性所需求。这种风气在福建、广东、北平等地尤为盛行,甚至间接影响了当时的科举考试。
有血性的男子并不甘于成为“男色”。例如,《柳南随笔》中记载的一位英俊神勇的俘虏,被敌方将领喜爱并欲与之亲近,但他坚决不从,最终自杀身亡。
男妓之风的盛行与当权者的喜好、帝王的荒淫无度、社会风气等因素都有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风气开始逐渐走向衰落。尽管历史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但我们应理性看待,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