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下令编纂的《皇明祖训》,为什么把日本

世界之最 2025-05-11 02:22www.178767.com世界之最大全

今天,风趣网带来一篇关于朱元璋与日本的深度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长河,探寻其中的故事。

朱元璋,那位伟大的皇帝,为了后世子孙治理国家,曾编纂了《皇明祖训》。在这本充满智慧的书籍中,日本被明确列为“十五不征之国”。这意味着,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明朝的子孙都不能主动攻打日本。那么,朱元璋为何会有这样的规定呢?

这一切,还要从一位名叫吴莱的学者说起。吴莱对日本有深入研究,他的《论倭》一文,成为了朱元璋思考的重要参考。吴莱在文中明确提出,征讨日本百害而无一利,远隔重洋的征服更是难上加难。他建议以礼优先,通过外交手段增强两国关系,借此解决困扰中国的问题。

当朱元璋看到这篇文章时,他陷入了沉思。面对倭寇的侵扰,他选择了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朱元璋派遣使臣出使日本,希望建立外交关系,共同解决倭寇问题。

现实却给了朱元璋一记重击。当时的中国,自元末以来就一直受到倭寇的侵扰。明朝若想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办法可选:攻打日本、互通贸易或紧闭国门。但元朝讨伐日本的失败让第一条路走不通;而漫长的海岸线让第三个选择变得难以承受。

无奈之下,朱元璋寄希望于日本。日本国内混乱,南朝和北朝正在内斗,根本无法顾及明朝的困境。更糟糕的是,明朝使臣对日本的形势了解不足,初次出使就闹出了乌龙。虽然第二次出使有所改进,但北朝也无计可出,无法帮助明朝解决倭寇问题。

几次交流后,朱元璋对日本彻底失望。他们无法帮助自己,又无法从中获得好处,于是决定终止与日本的交流,双方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这次经历让朱元璋对日本人失去了好感,他在《皇明祖训》中明确表示不征日本,背后的原因正是他对于日本无法解决的失望和对于其不可靠性的认知。

朱元璋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一味的强硬并非解决之道,而深入的理解和有效的沟通才是建立稳定关系的关键。然而历史给了我们教训,也让我们更加明白和平、友好、互惠的外交关系的重要性。希望我们在面对国际事务时,能够吸取历史的教训,以更加开放、包容、理智的态度去面对。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