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身为蜀汉的丞相,为何家产却非常少呢?
在古老的典籍《志》中,记载了一位丞相临死前的财产表。他拥有的,仅仅是八百株桑树和十五顷薄田,这对于一位历经几十年风云的丞相来说,几乎可以说是简陋得令人难以置信。
这位丞相,人们都知道他是诸葛亮。在人们心中,诸葛亮的名字与智慧和忠诚紧密相连。当看到他的财产清单时,无论是后主刘禅还是朝廷中的大臣们,都无法掩饰内心的惊讶和怀疑。毕竟,诸葛亮的地位和权力无人能及,如果他想要积累财富,似乎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疑惑和猜测在朝廷中蔓延,大臣们甚至怀疑诸葛亮在故意隐瞒财产以欺骗后主刘禅。面对这样的质疑,是否应该彻查诸葛亮呢?这其中的考量,必须要从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出发。
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他们之间的关系既是君臣,又是朋友,甚至在某些时刻,更像是父子。诸葛亮鞠躬尽瘁以辅佐刘禅,没有他的智谋与决策,便没有蜀汉的江山。在这份深深的感恩之中,刘禅对诸葛亮的不满也在悄然滋生。
诸葛亮的大权独揽,让蜀国上下只知道有诸葛亮这一人。他的强势让蜀国人忘记了后主刘禅的存在。刘禅对诸葛亮的畏惧源自他父亲赋予诸葛亮的权力——若自己不能辅佐,便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这种权力威胁让刘禅在诸葛亮面前如履薄冰,唯命是从。诸葛亮的严厉管教也让刘禅心生不满。他不允许刘禅有任何的松懈,要求他时刻读书学习或处理国事。在这样的高压下,刘禅的生活如同傀儡。
当诸葛亮去世,有人开始抹黑这位伟大的丞相。刘禅也想要报复,于是同意了大臣们去查诸葛亮的财产。然而结果却十分打脸。诸葛亮的家里并无多余钱财,他清贫一生,大部分钱财都用于救济蜀国的难民。当刘禅知道真相后,愤怒之下摔了杯子。他的愤怒不仅是因为自己的目的没有达到,更是因为对诸葛亮的误解和不仁不义的指责。他大骂那些臣子,你们不是说诸葛亮隐瞒财产吗?现在什么都查不出来,你们这不是陷我于不仁不义之中吗?
诸葛亮的清廉一生让人们肃然起敬,他的智慧和忠诚将永载史册。而刘禅的愤怒和后悔也反映了他们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这一切的情感和纠葛都在这一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