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的故事小时候的宋庆龄
宋庆龄的故事——诚信的种子深植于心
小时候的宋庆龄,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中。有一天清晨,一家人正准备前往李伯伯家做客。小宋庆龄突然宣布她不能同行,因为她已与小珍约定,今天要教她叠纸花。无论父母如何劝说,她坚守自己的决定,决定留下在家等待小珍。
爸爸提出了异议:“以后还可以再教嘛!为何非要今天?”妈妈则有些担心:“李伯伯家有你喜欢的鸽子,不去会后悔哦!”但宋庆龄坚定地回答:“你们去吧,我在家等她,我不能失信。”妈妈深有感触地说:“言必信,行必果。有道德的人要讲信用。”于是,宋庆龄独自留在家中等待小珍的到来。
时针指向了十一点,小珍仍未现身。宋庆龄虽然失望,但她依然坦然面对。她深知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和小珍之间的友谊,更是为了实践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诚信。当父母回家得知小珍没来时,爸爸感叹:“唉!如果她不来就好了。”但宋庆龄坚定地说:“不,即使她没来,我也要等。虽然没等到,但我内心坦然。”从那一刻起,宋庆龄的心中深深地种下了诚信的种子。
妈妈曾经给她讲过关于“自食其言”的故事。孟武伯因为说话不算数,受到了鲁哀公的责备。妈妈以此教育她要说话算数、谨守诺言。年幼的宋庆龄将这个故事铭记在心间。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这一原则,而且在面对选择时始终坚守诚信的底线。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外出做客时,宋庆龄却选择留在家里履行与小珍的约定。尽管父母多次劝说,她仍然坚持自己的决定。最终父母尊重了她的选择并让她留下。当父母回家后得知小珍没来时他们仍然关心她是否感到寂寞但宋庆龄却表示她很快乐因为她信守了诺言。她用行动践行了妈妈的话:“言必信行必果”。这种精神一直伴随着她成长成为她终身坚持的原则之一。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年孩对诚信的坚守和珍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诚信的力量和重要性。更多关于宋庆龄的故事请关注我们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