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小周后宋太宗强幸小周后 命画师当场
宋太宗赵光义,原名赵匡义,乃赵匡胤登基后之弟,后更名为广义。历史上,赵光义被描绘为一个志大才疏,且寡廉鲜耻的人物。在“烛影斧声”的疑云中,他被认为是幕后主角,多数史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普遍认为这场事件是一场有预谋的弑兄篡位。连毛主席在读到这段历史时,也批评其“不择手段,急于登基”。
小周后,或许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提及她的丈夫南唐后主李煜,则无人不晓。李煜的结发妻子是周蔷,可惜早逝,年仅29岁。她的胞妹周薇后来成为李煜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小周后。
小周后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绝世美人,她的出现让李煜放弃了朝政,两人沉浸在金陵的美景中,过着才子佳人的浪漫生活。随着北宋的崛起和南唐的灭亡,李煜和小周后面临了巨大的变故。
被北宋册封为“违命侯”的李煜,带着小周后到开封朝见赵匡胤。小周后也被册封了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名字“郑国夫人”。尽管她的名字中带有“郑”字,但孔子曾说“郑声淫”,暗示小周后并不受赵匡胤的待见。赵光义对小周后垂涎已久。
据宋人王銍的《默记》记载,每次召见命妇进宫时,赵光义都会留下小周后在宫中数日。从元宵佳节入宫到正月结束,赵光义一直纠缠着小周后,不仅常常当众调戏她,更为变态的是还要找来宫廷画师,将“临幸”小周后的场景记录下来。这幅画后来被题为《熙陵幸小周后图》。
赵光义体肥面黑,行径如同流氓,对小周后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摧残。每次出宫回家后的小周后都会对李煜破口大骂,而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只能仰天流泪。这种凄凉与昔日的风光交织在一起,化作一曲《虞美人》,倾诉无限的心酸和愁绪。
这曲《虞美人》最终引发了赵光义的愤怒,他毒杀了李煜。李煜死后,小周后心如死灰,每日以泪洗面。赵光义仍不时强召她入宫。在绝望与恐惧的折磨下,小周后最终选择自杀,守在李煜的灵前。
赵光义和小周后的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对历史人物的故事和纷争内幕,请继续关注相关频道的内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