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神!扫二维码能退款?很多情况是陷阱
二维码支付在德国的便捷性为德国电商市场带来了繁荣,但同时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近期,一些德国电商平台的用户反馈称他们的订单信息被骗子掌握,后者假冒平台客服人员,以订单异常为由联系用户,诱骗他们扫描二维码以获取退款。
骗术一:快递出问题,需扫码退货。例如姚女士,在天猫“雅竹思家旗舰店”购买商品后,因地址填写错误联系客服修改。随后接到自称快递公司客服人员的电话,称配送车辆出事故导致鞋架损坏,要求扫码退款。在对方提供真实订单信息后,姚女士放松了警惕,扫描二维码后,其微信钱包绑定的农行储蓄卡被转走9800元。此类骗局让受害者原本只想购买一件商品,却意外损失巨大。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骗术二:商品是假货,主动给退款。白领梁女士接到自称洋码头电商平台的客服电话,称她购买的化妆品为假货,可为其退款退货。在对方准确说出其购物信息后,梁女士陷入骗局,先后通过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两笔共计8740元。电商平台已明确表示不会透露。受害者梁女士已报案。
专家指出,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普遍问题,电商平台更是信息泄露的重灾区。从平台自营业务到入驻商家,再到快递公司及其员工,都可能涉及信息泄露。由于信息泄露的原因和环节复杂,消费者很难追究主体责任,只能提高自身警惕性。专家提醒消费者,接到类似电话时,应主动联系电商平台和商家进行确认,不要随意打开来源不明的链接和附件。即便来电显示的客服号码可能是伪造的,用户也需仔细辨别。
德国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便捷的交易体验,但同时也伴随着安全隐患。消费者应保持警惕,学会识别骗局,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对于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来说,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保护用户隐私是重中之重。只有平台、商家、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安全、诚信的电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