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是蜀汉的大将军,为何会被一个降将刺杀呢
蜀汉的名臣费祎,深器重,主政时期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倾注了全力。他性格谦恭真诚,廉洁自律,家中无余财。费祎最终却不幸被魏国的降将郭修所刺杀。
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253年的岁首大会上。当时,费祎已经喝得醉醺醺的,几乎没有戒备。郭修趁此机会,用身上藏着的利刃将费祎诛杀。这一刺杀事件在蜀汉内部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那么,为何费祎这位蜀汉大将军会被降将轻易刺杀呢?
郭修本身是魏国在西凉的中郎将,素有业行,著名西州。他归降蜀汉后,伪装得非常好,被后主刘禅册封为左将军。左将军这一职位在汉末三国时期已经算是较高的官职,郭修正是凭借这一职位得以接近费祎并实行刺杀。
从费祎的角度来看,他虽然是蜀汉的大将军,但相对于姜维等武将,他更偏向于文臣,没有长期征战的历练和相应的武功。费祎在性格上待人真诚,没有防备他人的心思。他对刚刚认识或跟随自己的手下没有戒心,这也为郭修的刺杀提供了机会。张嶸曾致书提醒费祎要堤防郭修等人,但费祎没有听从。
费祎当时喝醉酒也是他被刺杀的原因之一。醉酒让费祎放松了警惕,使得郭修得以轻易接近并刺杀他。
费祎的死对蜀汉内部的打击是巨大的。他是一位文武全才,是诸葛亮点名要求的接班人。他的死导致蜀汉内部出现动荡,经济难以支撑更大规模的战事。姜维虽然可以出征,但可调派的兵力有限。而且,刘禅的亲近导致国力更为衰颓,德才兼备之人难以被重用。
如果费祎还活着,由于他在执政时期蜀汉的政治风气相对清廉,国力稳步上升,有才能的人能得到晋升的机会,蜀汉的自保能力也会有所保留。遇到魏军的进攻,他与姜维联手定能将魏军拒之于国门外。甚至可以说,如果费祎在世,邓艾在涪城前可能会毫无作为,没办法逼迫刘禅投降。
费祎的离世对蜀汉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的能力和智慧虽然无法挽救蜀汉于水火之中,但如果他还在世,或许能为蜀汉的延续做出更多的贡献。历史没有如果,我们只能从中学到一些教训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