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包办婚姻,她得精神病,袁克玖得知却说:
曾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常常把双方的结合建立在双方心意之上,而这往往导致许多爱情的悲剧。尽管时代逐渐开放,但仍有不少父母固守旧有的观念。今天,我们要讲述一个因父母包办婚姻而导致悲剧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因父母的决定而身陷困境,而男主角的反应更是令人震惊。
在民国时期,袁世凯和黎元洪两大势力的联姻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袁世凯渴望与黎元洪结为亲家,以此巩固双方的地位。在他看来,儿女的婚姻不过是家族利益的交换,是他用来巩固势力的工具。他提出将女儿嫁给黎元洪的儿子,然而黎元洪并不愿意与袁世凯联姻,更不希望袁家骄纵的小姐成为自己的儿媳妇。于是,他心生一计,提出将自己的女儿黎绍芳嫁给袁世凯的儿子袁克玖。
黎元洪心里打着小算盘,认为一个女儿和儿子无法相提并论,嫁出去的女儿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当时黎绍芳只有八岁,虽然亲事定下了,但黎元洪想着等黎绍芳长大后,情势或许会有所变化,这门亲事也可能不会成功。在两人的促成下,亲事还是定下了。
黎绍芳长大后才知道这件事,但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恋人,不愿意嫁给袁克玖。此时袁世凯已经过世,黎元洪为了顾及颜面,不愿被人说自己背信弃义、嫌弃袁家没落,坚持让黎绍芳嫁人。结果黎绍芳被逼得患上了精神病,经过医生诊断,病情难以治愈。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袁克玖对此并不介意。他认为这是父亲生前定下的亲事,他愿意履行诺言娶黎绍芳为妻。黎绍芳在被迫嫁人的同时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她在病院里度过了一生。而袁克玖后来另娶了一名美貌的小妾,过上了自己的生活。他与黎绍芳只是名义上的夫妻,可怜的黎绍芳失去了恋人,也失去了清醒的生活。
这个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让人不禁为黎绍芳的命运感到悲哀。父母的决定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让她身陷困境。而袁克玖的反应虽然显示了他的信守承诺,但也让人深思在婚姻中责任和感情的关系。这个故事反映了旧时代包办婚姻的弊端,也提醒我们在做决定时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感情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