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人打败60万人 廉颇一生中最精彩的杰作
在遥远的古代,燕国将军挑战了超级大国齐国,他们的攻势凌厉,几乎将齐国逼到绝境。命运的风云变幻使得燕国老国君离世,新任国君对乐毅心生疑忌,撤换了他的统帅职务。紧接着,接替乐毅的骑劫在战场上惨遭齐军杀害,燕军一败涂地,曾经占领的70余座城市全部被齐国收回。这是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事。
虽然燕国失去了吞并齐国的机会,但他们并未气馁。在一群忠诚的文臣武将的辅佐下,他们对外族的战斗表现得相当出色,成功打败了东胡,疆土一度扩展至朝鲜半岛的汉城周边。
时光流转,当燕国逐渐强盛时,他们开始有了扩张领土的野心。在分析了周边势力的形势后,他们认为赵国是一块肥美的肉。此时的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的惨败,兵力大损,正是虚弱不堪的时候。燕王喜在赵王寿宴之际,派遣相国栗腹前往送礼,实则刺探军情。到了赵国的栗腹看到国内萧条景象,信心大增。
有人劝燕王要谨慎行事,赵国士兵战斗力依然强大。但燕王喜自信满满,不听劝告。公元前250年,他下令分兵两路共60万人攻打赵国。老将廉颇仅带8万人便迎击燕军,先斩栗腹,再俘卿秦,一路杀入燕国境内五百余里。燕王喜惊恐万分,求和于赵国,最终割地五城以达成和解。
燕王喜伐赵之战的失败让他追悔莫及,60万大军竟被8万人所败。他对廉颇的勇猛无比佩服,只恨自己手下无人才。但他并未死心。
公元前243年,见赵国屡败于秦国且换帅,燕王喜以为有机可乘。他找来曾在赵国呆过一段时期、与庞煖有过交往的剧辛询问意见。剧辛回答燕王喜:“庞煖在我眼里不值一提。”于是,燕国以剧辛为帅,进袭赵国。剧辛因轻敌冒进,被赵军统帅庞煖击败,本人也被俘杀,燕军再次损失两万余人。
其实在这场战斗中,赵国已经对燕国手下留情。如果让战神李牧带领十来万人来反击燕国,后果将更加严重。燕国的两次攻赵之战,不仅损失惨重,更让他们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而赵国则借此机会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军力和决心,令燕国再也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