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的风俗
七夕节,一个满载古老传统与美好祈愿的节日。在这一天,各地都有着独特而丰富的习俗。
独特的美食——七巧果,是七夕节的标配。这种又名“乞巧果子”的美食,以油、面、糖、蜜为主要材料,款式多样,被制作成瓜果花草的模样。《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早在宋朝,市街上就已开始出售七巧果,其美味令人垂涎。
祭拜织女是七夕节的另一大习俗。这个活动以女性为主,晚上在月光下摆上一张桌子,放上茶、酒、水果、五子等祭品,大家围坐一起,一边品尝瓜果点心,一边默默向织女许愿,祈求心灵手巧。
穿针乞巧,始于汉朝,是最早的乞巧方式。《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在这一天,女孩子们聚在一起,猜测牛郎织女的相会场景,同时展示自己的针线女红,通过穿针的方式乞求心灵手巧。
晒书晒衣服,是古代非常流行的习俗。人们会在七夕节这一天晒书晒衣服,去去霉气。不过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豪门富士炫耀财富的场景,也引来了不少文人墨客的鄙视。
七夕节还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人们为纪念其中的老牛,会在这一天给老牛贺生。传说中的老牛为了帮助牛郎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自我牺牲,让牛郎把它的皮揭下来过天河。人们铭记这份恩情,对老牛充满敬重。
种生求子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在七夕节前几天,人们会在木板上播种粟米的种子,等它长出嫩芽,再用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南方各地也称这一习俗为“泡巧”。
除此之外,七月七日也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对于想要考取功名的读书人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为了金榜题名,他们会在这一天祭拜魁星。魁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课,也被称为魁首。
七夕节的每一个习俗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向往,这些习俗让节日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