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事件

考古发现 2025-04-29 20:51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网络暴力打击成效显著,司法实践亮点纷呈

一、司法打击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国对于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数据显示,仅在2024年,全国就有383名网暴者被依法判刑。这其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成为首要犯罪原因,占比高达292人。除此之外,因侮辱罪、诽谤罪被判刑的人数也达到了91人。公安机关在“净网2024”专项行动中,不仅侦办了3500余起网络暴力案件,还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涉及800余人,同时对另外数千人进行了行政处罚。

二、典型网络暴力犯罪类型曝光

网络暴力犯罪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侵犯个人信息与“开盒”犯罪尤为突出。比如北京赵某、成某某非法获取并曝光800余人隐私信息,浙江杨某团伙则通过“开盒”网暴“网红”牟利。“有偿代骂”与侮辱诽谤也屡见不鲜。如辽宁石某某团伙以“有偿代骂”服务牟利,对他人进行电话短信轰炸、录制辱骂视频攻击。

三.网络暴力对特定群体影响大

网络暴力不仅扰乱了网络秩序,也对特定群体如企业和未成年人造成了严重危害。某些不法分子以曝光食品安全问题视频为由敲诈企业,甚至在企业拒绝支付后恶意传播视频,引发舆情危机。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暴力更是残忍无情,四川陈某某犯罪团伙通过曝光隐私、电话轰炸等手段,导致多名未成年人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四、治理措施与司法实践特点

针对网络暴力,我国司法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结合技术手段与法律,强化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公安机关利用追踪黑客技术、定位设备等新型犯罪工具,强化对隐私侵犯行为的打击。实现跨区域协同与全链条打击。多地公安机关协作侦破涉及“水军”操控、信息买卖等全链条犯罪团伙。民事赔偿与刑事处罚并重。部分案件中,犯罪者除承担刑事责任外,还需支付罚金或赔偿受害人精神损失。

网络暴力事件呈现手段技术化、目标多元化、后果严重化等特点。司法机关通过强化立法、专项治理和典型案例震慑,逐步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为公众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上一篇: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