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飞斧救工匠
曾经有个木匠张,手艺精湛,却总爱在工作中寻找巧妙的方法,喜欢把尺寸做得稍微偏差一点。人们时常提醒他,他却笑着说:“差不多就好。”
有一年,皇宫的宫殿修建工程展开,张木匠被选中负责主殿的建设。由于工程浩大,工匠众多,来自四面八方。张木匠对施工的要求并不严格,导致在上梁的时候发现大梁短了整整一尺。这可是让张木匠傻眼的事情,因为这根大梁不仅长而且粗,是从遥远的地方运来,路上已经花费了很多时间。现在工期紧迫,更换大梁已经不可能,不更换则会让众多工匠陷入困境。
正当张木匠和工匠们焦急万分时,一声洪亮的声音从远方传来:“大梁差一尺,工匠心太粗。大家别发愁,老夫来相助。”众人望去,只见一位白发苍苍、长须飘飘的老者走来。
张木匠见老者腰间带着一把斧头,知道是同行,便上前询问补救之法。老者指着腰间的斧子说:“有它就可以了。”张木匠疑惑地问需要多少时间,老者答:“片刻就好。”接着老者提出一个条件,张木匠为了挽救工匠们的性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老者语重心长地对张木匠说:“你是个木匠,应该知道尺寸的重要性。每件材料都来之不易,工匠的名声更要珍惜。今后每划一线、拉一锯、砍一斧、刨一分,都不可粗心大意。”
张木匠和工匠们听后,深知遇到了高人,齐声答应谨记教诲。
老者取下斧子,轻轻一挥,斧子像一只矫健的燕子飞向大梁。随着老者一声令下,斧子瞬间化作合适的木材补好了大梁,毫无痕迹。张木匠和工匠们惊呆,回过神来后连忙向老者道谢。老者已经消失无踪。他们意识到这可能是祖师爷鲁班显圣来救助他们。于是,他们纷纷跪拜磕头。
为了铭记这一教训和鲁班的教诲,张木匠和工匠们决定把斧把的长度定为九寸,并代代相传。从此,“斧把不过九,过九砍了自己的手”这句木工行话流传至今。这个故事也成为木工行业的传说,激励着每一代木工要精益求精,珍惜每一份材料,注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