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恭必敬
西周时期,有一位昏庸暴虐的国君周幽王姬官涅,他的政治手段腐败不堪。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位绝世美女褒姒,周幽王对她宠爱至极。褒姒性情内敛,深沉不爱笑,让周幽王绞尽脑汁也无法让她展露笑颜。
有人建议周幽王通过点燃烽火台来逗褒姒发笑。于是,在一次夜晚,周幽王带着褒姒到行宫游玩,命令点燃烽烟。各路诸侯见到烽烟,以为京城遭受盗寇侵扰,纷纷率领兵马赶来救援。当他们赶到现场时,却只见到周幽王在饮酒作乐。这种戏弄让诸侯们受骗上当,匆匆赶来又匆匆离去,褒姒看到这一幕不禁大笑,周幽王也因此开心不已。
随着时光的推移,褒姒为周幽王生下了儿子伯服。周幽王随后废掉了原本的王后和太子,将褒姒立为王后,伯服立为太子。这一切让宜臼的命运发生了巨变,他被废黜后住在外祖父申侯家中,心中充满了忧愁和痛苦。他写下了一首名为《小弁》的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诗中的第三节写道:“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必恭敬止。”表达出他对父母的尊敬和依恋之情。
由于周幽王的昏聩无道,诸侯纷纷叛离。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烟求救,但诸侯们因为之前受骗,没有派兵救援。最终,犬戎军队攻下镐城,杀害了周幽王,掳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这一表达后来演化为“必恭必敬”,形容态度极为恭敬,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在《诗经小雅小弁》中,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波折,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周幽王的昏庸无道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而必恭必敬的态度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持有的基本礼仪和尊重。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必恭必敬的态度,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我们也要明白,戏弄和欺骗只会带来短暂的快乐,而真正的幸福和成功需要我们的努力和真诚。周幽王的故事就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和尊严,不要沉迷于短暂的快乐而失去自我。
考古学家
- 首份北京民企百强榜发布 宜人贷位列网贷机构第
- 韩剧 最近大家准备追哪部新韩剧
- 孙美瑶扮演者 孙美瑶之死的真实原因
- 电影《画皮师2》曝光人物海报 人妖互换身份成迷
- 用慷慨淋漓造句都有哪些
- 远嫁外省怎么办婚礼
- 为什么古语云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快乐古人
- 明朝此次地动,罹难人数胜过83万,余震脚脚继续
- 全国知名民营企业云集南宁 争抢跨境产业链供应
- 世界最高斜拉桥建设进展顺利 承台已全面“出水
- 千岛湖历史档案
- 唐朝如此强大,为什么花费七年之久才平定安史
- 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十个国家 大英帝国面积达俄罗
- 燕云十六州的地势如何 看完就知道宋朝为何想收
- 付辛博的妻子(都知道付辛博的老婆叫颖儿,得
- 儿童画秋天的画法大全(自然美学课程落叶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