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盗墓史(中国盗墓史读后感)

考古发现 2025-05-30 18:26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中国盗墓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盗墓活动,堪称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盗墓行动。参与人数众多,其中包括曹操的儿子曹丕、孙权的儿子孙亮亮以及刘备的儿子刘禅等人。令人不解的是,曹操的墓竟被盗了三次,而孙权的墓也难逃厄运,被盗了两次。为何孙权的墓能够幸免于难呢?答案在于他们的墓葬地点选择在江东,使得其墓得以免受盗扰。

在山东,一场重大的考古发现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菏泽市高新区吕陵镇魏楼水库的建设过程中,一连串的古代墓葬被发掘出来。其中连片汉墓187座,东周墓葬11座,明清墓葬9座,灰坑、水井、房址等也相继出土。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在山东并非首次显现。

回顾中国考古学上的重要文化分期——“龙山文化”,它是在山东济南市历城区龙山镇境内被发现的。几乎在同一时期,军阀孙殿英领人盗掘清东陵,造成了文化遗产的破坏。龙山文化属于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距今已逾四千年。这一时期的特征是以黑陶为主,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民族孕育和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

就在南距城子崖遗址约五公里、章丘区西北二十公里处的重要遗址——“焦家遗址”,却发生了大规模盗墓活动。这一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总面积超过一百万平米,对研究中国东部地区的文明起源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但遗憾的是,这一重要遗址发生了罕见的大规模盗墓事件,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文化损失。

焦家遗址,一片面积约800米东西宽,南北约500米的区域,曾经宁静的考古圣地,如今却被盗掘者的贪婪之手破坏。这些农民式的挖宝人,如同当年的河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开出一条条深沟,挖掘出一个个大坑,掏出一个又一个洞,寻找古墓葬的踪迹。

在魏楼水库发掘现场,一条最长的盗沟长达百米,深度超过两米。他们在深沟的两侧寻找墓葬的踪迹。一旦发现古墓,便疯狂地往里掏洞,将墓中的玉器、骨器以及完整的陶器、石器洗劫一空。而那些不值钱的陶器以及遗骸则被毫不留情地丢弃。

当文物部门得知消息并赶到现场时,发现遗址已经被破坏得惨不忍睹。近2万平方米的遗址上,上百座古墓被盗窃,同时还有无数的窑址和房址被破坏。遗址上,动物和人类的骨骼四处散落,被打碎的陶器碎片更是遍地都是。

“到焦家庄挖宝”成为当地最热门的话题。在焦家遗址发生的盗墓活动达到高潮时,参与挖掘者和围观村民多达六七百人,热闹程度远超上河工扒大河。

这种在省级重点文物保护遗址上的盗掘行为令人震惊。消息传至当地有关部门后,公安局迅速出警制止,才使局面得以控制。焦家遗址面积广大,难以完全阻止盗墓者“跨区”挖宝。他们甚至在章丘这边有民警值勤的情况下,转移到历城区唐王镇河阳店村那边的遗址上进行盗掘。

1994年的这次大规模盗掘,对焦家遗址核心区域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许多玉器被挖出后流入市场,至今仍有人贩卖焦家遗址出土的玉器。尽管大规模盗挖被制止后,焦家遗址安稳了一段时间,但不久盗墓者又悄悄进村了,只是更加隐蔽,由明盗转向暗盗。

在此背景下,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于2016年和2017年先后两次对焦家遗址进行系统调查和勘探,并展开发掘工作。他们的发掘成果惊人,发现了灰坑、墓葬、房址和陶窑等。在墓葬中,有一批高等级墓葬出土了大量玉器、白陶和彩陶等高级随葬品。更令人激动的是,他们还发现了完整的夯土墙和壕沟,这是海岱地区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城址,对中国东部地区的文明起源和形成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事实上,类似被盗的遗址在1990年代的中国不止焦家遗址一个。保护遗址、保护古墓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每一个遗址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次盗掘都是对历史的亵渎。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为我们讲述历史的故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