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乐器 撒拉族的口细和宰靠啥样
“口细”是一种至今仍被保留的民间乐器,小巧玲珑,体积在众多乐器中堪称最小。它的长度不足半厘米,重量更是轻至微克级别。制作“口细”的过程并不复杂:以火柴杆粗细的铜或白银制成马蹄形状,中间嵌一片极薄极细的黄铜片,尖端微微弯曲。演奏时,可以含入口中靠舌尖拨动,或是夹在牙缝间以手指弹拨来发音。通过调整嘴唇的大小和吹气的强弱,可以灵活调节音量、掌握音符。尽管其音量极弱,几乎隔门难闻,但其音符起伏跳动却十分悠扬缠绵,如泣如诉。
在撒拉族,“口细”是一种深受喜爱的乐器,尤其是妇女对其爱不释手。过去,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撒拉人中的妇女弹唱歌舞被视为非法之举,唯独吹奏“口细”不受任何制约,甚至被赞颂为美妙之事。相传,先知的外孙哈三、胡才在沙场英勇牺牲,其母法蒂玛悲痛欲绝,便以“口细”倾诉失子之痛。在撒拉人心中,吹奏“口细”不仅不忌讳,反而被视为“圣行”而备受推崇。
撒拉族的男人过去常常因徭役、经商或从军而远离家乡,他们的离去让妇女们牵肠挂肚。每当夜深人静时,妇女们便会聚在一起,尽情吹奏“口细”,将满腔的忧愁、焦虑、思念一泻而出。“口细”以其悦耳动听的音质,倾诉了撒拉人的喜怒哀乐,成为他们随身携带、聊以自慰的伴侣。至今,“口细”仍是青年男女倾吐爱慕之情的主要媒介之一。
在撒拉族地区,“宰靠”(笛子)被称为“敲尔”。它的制作简单独特:用粘性强的红泥土捏成两块喇叭花状的凹片并粘合在一起,再在合缝处掏一小孔用于吹气,两边各掏几个用于按指音符的小眼,晾干后即可吹奏。“宰靠”的音量大,不亚于竹笛,音质高亢、嘹亮、悠扬、清脆,多为男青少年所喜爱。特别是在野外牧羊或田间劳作休息时,那高昂嘹亮的“宰靠”声往往令人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如今,撒拉族人民用这独具风格的民间乐器歌颂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考古学家
- 首份北京民企百强榜发布 宜人贷位列网贷机构第
- 韩剧 最近大家准备追哪部新韩剧
- 孙美瑶扮演者 孙美瑶之死的真实原因
- 电影《画皮师2》曝光人物海报 人妖互换身份成迷
- 用慷慨淋漓造句都有哪些
- 远嫁外省怎么办婚礼
- 为什么古语云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快乐古人
- 明朝此次地动,罹难人数胜过83万,余震脚脚继续
- 全国知名民营企业云集南宁 争抢跨境产业链供应
- 世界最高斜拉桥建设进展顺利 承台已全面“出水
- 千岛湖历史档案
- 唐朝如此强大,为什么花费七年之久才平定安史
- 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十个国家 大英帝国面积达俄罗
- 燕云十六州的地势如何 看完就知道宋朝为何想收
- 付辛博的妻子(都知道付辛博的老婆叫颖儿,得
- 儿童画秋天的画法大全(自然美学课程落叶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