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代齐时,那些卿大夫都在干什么
春秋时期的齐国风云变幻,卿大夫们在田氏代齐的大背景下,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车轮,一同探寻那些卿大夫们的身影。

众所周知,春秋与战国两个历史阶段之间,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事件就是田氏代齐。此时期的三晋分裂,即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自公元前633年起,六卿掌握了晋国的大权,这其中却未包含田氏。而在齐国,田氏代齐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公元前379年,齐康公离世后,田氏取得了齐国的大权,而后更是于公元前386年正式成为齐侯。那么在这一过程中,齐国的其他卿大夫究竟在做什么呢?为何他们没有阻止田氏崛起呢?
从历史记载来看,田氏并非一开始就具备强大的势力。他们起初只是一个普通的卿大夫家族,其先祖因陈国内乱而逃亡至齐国。在齐国的发展过程中,高氏、国氏等家族世代为齐国上卿,他们的力量不容忽视。这些家族与吕氏一同保障了姜姓社稷的稳定。田氏要想篡夺齐国的大权并非易事。
田氏家族展现出了坚韧与智慧。他们先是收买人心,然后逐步消灭和打压齐国的其他卿大夫家族。在整个春秋时期,田氏家族经历了漫长的斗争和准备。他们耐心等待时机,逐步削弱高氏、国氏等姜姓世卿大族的实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成功地废立了几位君主,从而为自己在齐国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末期爆发的艾陵之战更是对国氏、高氏这两家卿大夫造成了重创。这场战役中,吴、鲁联军大获全胜,齐国大军损失惨重。这一战使得高氏和国氏的实力大损,也使得田氏代齐的进程大大加速。在这场战役中,田氏看到了机会,他们趁此机会进一步削弱了其他卿大夫的势力,加强了自身在齐国的地位。
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卿大夫家族也并非无所作为。他们或许也曾试图阻止田氏的崛起,但在漫长的斗争和历史的漩涡中,他们未能成功。田氏代齐的历史进程是复杂的,涉及到众多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卿大夫们的命运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起伏不定。他们或许有过辉煌的时刻,但最终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淹没。而田氏则凭借智慧、耐心和策略成功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心成为了齐国的统治者。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齐国的发展轨迹也影响了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走向。艾陵之战前的齐国,内部尚存多种力量,彼此制衡。其中田氏虽已崭露头角,但尚未独大。随着艾陵之战的落幕,齐国田氏以外的卿大夫家族纷纷受到重创。这一战,无疑为田氏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回溯至公元前532年,齐惠公的后裔栾氏被鲍氏与田氏的联手所灭。栾施和高强奔往鲁国,这使得齐国公族的力量大大减弱。当时,有识之士已预见到田氏的崛起,曾私下对叔向坦言:“齐国之政,终将归于田氏。”
艾陵之战后,田氏的田恒诛杀了阚止和简公,拥立简公的弟弟公子骅为新君。这一举动,使田氏在齐国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随后,田恒独揽大权,消灭了鲍、晏等家族。田氏家族在齐平公、宣公、康公三代中逐渐篡权。
到了公元前391年,田和废除了齐康公,齐国已经没有了可以与田氏抗衡的卿大夫家族。此时的齐国,已经如同末日的王朝,无力回天。当田氏取代齐国,建立田氏齐国时,几乎未遭任何反抗。
这一历史变迁,昭示了齐国政治的沧桑巨变。从多种力量制衡到田氏的独揽大权,再到最后的田氏代齐,这一历史进程充满了权谋、斗争与变革。田氏的崛起,不仅仅是家族势力的壮大,更是齐国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对于这一历史现象,我们应深入反思,理解其背后的政治、社会因素,以及这一变迁对齐国乃至整个战国时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