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山火
近期绵阳市的森林防火动态及其分析
一、当前防控动态
自2025年3月以来,绵阳市森林火险等级持续攀升,进入高火险期,局部区域火险等级甚至高达四级。为了有效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全市采取了三大核心措施:“提能力、控发生、强保障”。
在队伍与装备建设方面,绵阳市不断完善“1+6+N”扑火体系,通过省级“教官团”实操培训,提升防火人员的实战能力。配备先进的灭火装备,并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施如瞭望塔、视频监控等,进行全天候的火情监测。
在火源管控方面,全市设立了859个防火卡点,严格检查火种,严禁进山。对重点林区开展“敲门入户”宣传,对特殊人群实施一对一的监管,确保火种不进入山区。最近的一次成功处置案例发生在2025年3月27日,热心路人及时发现并扑灭路边野火,有效防止了山火的蔓延。
二、历史山火事件回顾
不能不提的是,绵阳曾经历过一次严重的山火事件。2020年4月26日,绵阳市安州区千佛镇发生的山火,过火面积达到了约30余亩。经过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火势最终得到控制,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次事件暴露出当地春季高温干燥、可燃物积累以及人为火源管控难度大的问题。其后续影响更是严重,林地的生态破坏、水土流失风险加剧,甚至可能引发泥石流、水质下降等次生灾害,恢复周期长达数十年。
三、山火频发的原因分析
深入分析,绵阳山火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自然因素方面,春季气温回升,林区枯枝落叶等可燃物含水量降低,极易引发火灾。人为因素方面,清明祭祀、农事用火以及春游活动的增多,使得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加大。
四、长期防控机制建设
为了构建有效的防火体系,绵阳采取了多项长期措施。首先是联防联控,与周边六市建立了区域协作机制,共同排查隐患。应急演练也是提升基层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截至2025年3月,全市已累计开展火灾应急处置演练1560场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希望能够为绵阳市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