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代开始就有年终奖:多到能抵一年工资
年终奖金的演变之旅:古今中外的历史透视
随着年关的临近,年终奖成为职场人士关注的焦点。那么,年终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不同国家的年终奖又有哪些差异呢?让我们一同年终奖金的演变之旅。
在中国,年终奖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一到腊月,朝廷便会给文武百官发放年终奖。据《汉官仪》记载,当时的年终奖相当丰厚,甚至有些高级官员的年终奖相当于他们一年的工资。官员们的俸禄虽然包括正俸、禄粟、职钱等众多名目,但年终奖却相对较少。
在古代,皇帝也会用荷包来赏赐大臣。到了乾嘉时期,岁末时,皇帝会给王公大臣们发放丰厚的年终奖,其中包括各种宝石、金银等。商店的伙计、公司的职员也都有年终奖。虽然当时的年终奖形式各异,但都是对员工们一年辛勤工作的肯定与鼓励。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时代的工厂和机关单位实行实物发放的福利制度。快过年的时候,单位会发放食物或者票券,如大块的冻带鱼、冻肉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上商品极大丰富,实物奖励逐渐取消,单位开始发放年终奖金。
古代官员的年终奖来源各不相同。秦汉魏晋时期,公文传递过程中使用的口袋成为年终奖的来源之一。而到了明清时期,官员的俸禄较低,他们的年终奖主要来自于地方官员的赠送,称为“炭敬”,这是一种过节费的形式。地方官员为了获取信息和得到京官的照应,会在冬日向京官孝敬炭敬。
在其他国家,年终奖的来源和形式也有所不同。近日有报道显示,西班牙为了让消防员们自筹年终奖金,免税让他们以自己为模特拍照做年历出售。而在我国古代,高级官员的年终奖由朝廷发放,小官和小吏则需要自己想办法创收。
年终奖作为对一年辛勤工作的肯定与鼓励,其形式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无论是实物奖励还是金钱奖励,都体现了单位对员工的关怀与认可。而古代官员们为了获取年终奖所采取的各种创收方式,也反映了他们应对生活压力的智慧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