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高大上”是对招聘扭曲的逆袭

灵异事件 2025-07-07 07:27www.178767.com灵异事件

正值高校就业季,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浮出了水面。学生干事被夸大成为干部,共青团员被轻率地贴上员的标签,短期培训被吹嘘为名校毕业。这些简历造假、文凭“注水”的行为,已经成了某些高校毕业生求职中的公开秘密,甚至出现了相互比拼造假的尴尬现象。这种不正之风不仅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更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这种现象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音乐快递、奇闻异事等栏目也在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的时代,这一点从大学生就业应聘的种种表现便可见一斑。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喜好,大学生的简历被装扮得“高大上”,背后的实质却是浮躁和空虚。就像贾平凹的小说《浮躁》所描绘的那样,整个社会的浮躁状态和表面之下的空虚情感,通过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被生动地展现出来。

不可否认,文凭注水、简历造假是一种危害社会公平正义的不良风气。对于那些没有造假的学生来说,这种风气无疑是不公平的。这种风气的形成并非偶然,它与用人单位扭曲的人才观有着密切的联系。用人单位应该以岗位条件对应聘者个人能力进行考量,而不是过分看重表面的优势或无关紧要的标签。有些单位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导致毕业生过度包装自己的实习经历作为工作经历来迎合需求。没有真正的经历是无法积累经验的,这种行为只会让真正有才华的大学生失去展现机会。应聘者的某些造假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为了生存和工作,他们不得不妥协放弃自尊迎合职场的要求。要真正扭转这种不正之风,除了打击造假行为外,还需要改变用人理念。只有唯才是举、唯贤任用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文凭、资历等只能作为参考条件,不能成为否定人才的依据。我们也应该摒弃以相貌、身高、地域、年龄、性别等歧视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做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因为某些人的喜好而导致社会风气扭曲的现象出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