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爱木匠活
明朝皇帝朱由校,虽为天子,却无心皇位,独爱木匠活。他沉浸于锯木、刨木、油漆、木工的世界,手艺非凡。这皇帝爱木匠活之深,胜过自己的江山,政权旁落宦官魏忠贤之手。

魏忠贤成为九千岁,朝廷内外奉承之声不绝。那些官员为了讨好他,更是拼命搜刮民脂民膏,导致百姓苦不堪言。朱由校每日在宫中沉浸于木匠活的乐趣,时间一长也感到腻烦。魏忠贤得知这一情况,便策划了一场天下木匠大比武,意图让皇帝继续沉迷木匠手艺,不理政事。
在山东兖州府,有一位名叫赵三的老木匠,他的儿子赵富贵聪明伶俐,赵三亲自教他读书,他都能过目成诵。赵三却没有让赵富贵去参加科举,反而让他跟着自己学做木匠。赵富贵的木匠手艺炉火纯青,无论是做家具还是雕刻,附近州县无人能比。
当县里贴出木匠大赛的告示时,赵三愤怒不已。赵富贵却决定参加大赛,他想借此机会进京见皇帝,劝皇帝迷途知返。赵三虽然担忧,但听了儿子的想法后也同意了。
经过层层选拔,赵富贵等十名顶级木匠进入京城。他们经过三天激烈比赛,赵富贵以精湛的手艺如愿得了第一。
魏忠贤将赵富贵叫到身边,用银子试图收买他。他交代赵富贵,要在与皇帝的比赛中尽全力展现自己的手艺,让皇帝认输,并输得心服口服。这次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让皇帝继续沉迷于木匠手艺,忘记政务。
比赛当天,宫中的比赛场已经布置好,朱由校与赵富贵开始比赛。第一项比赛是雕工,朱由校雕刻的是一幅仙童献瑞图,令人叹为观止。而赵富贵则选择了一块杨树板进行雕刻。众人疑惑不解,因为杨树板质地疏松不适合雕刻。但赵富贵抖落木屑后,展现了一幅八仙过海的图案,栩栩如生。
最终,赵富贵凭借精湛的手艺赢得了比赛。他并未忘记此行的主要目的——劝谏皇帝。他利用与皇帝的接触机会,劝说皇帝应将精力放在国家大事上,而非沉迷于木匠活。他希望皇帝能够迷途知返,重振朝纲。众人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吸引,长久地陷入沉默。朱由校此时如梦初醒,爆出一声赞叹:“妙绝!”众人纷纷回神,对赵富贵的精湛技艺赞不绝口,大拇指竖成了一片森林。
朱由校转向魏忠贤,诚恳地说:“单单从这一手雕刻技艺,朕便知道赵爱卿的技艺远非朕所能及,比试无需再继续,朕愿认输。”他目光转向赵富贵,继续说道:“朕愿拜你为师,学习木工之艺。”话语间,朱由校竟然要下跪,赵富贵急忙上前,扶住了即将下跪的皇帝。
自此,赵富贵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朱由校的木工导师。朱由校全心投入学习,更是对朝中事务置之不理,这让魏忠贤喜出望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富贵与朱由校的关系日益亲近。两人年龄相仿,共同话题不断,交流无间。一日,赵富贵对朱由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陛下,您志在成为千古一帝,还是天下第一木工?”朱由校毫不犹豫地回答:“后者。”他接着坦言:“朕深知自己是一个合格的木工,却非一个称职的皇帝。”赵富贵听后默然,自言自语道:“犹如一块朽木,本不适合用作栋梁,若强行使用,只会引来屋塌人亡的灾难。”朱由校听后,内心波澜起伏。
不久之后,朱由校与赵富贵突然消失于众人视线,连同留下的禅位圣旨一起不见踪影。朱由校宣布退位,因其无子嗣,故由其五弟朱由检继位。朱由检对魏忠贤的专权行为深恶痛绝,因此魏忠贤闻听这个消息后惊慌失措。还没来得及反应,朱由检已下令将魏忠贤控制,并将其余党一网打尽。
野史传说,朱由校跟随赵富贵悄然离开京城,遍访名师,游遍四方。在这期间,他学会了独步天下的木工技艺。因其技艺超凡且身份特殊,被野史誉为鲁班的后继者,天下第一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