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我没有儿子 美猴王传人全球找
传奇再现!六小龄童,57岁再续美猴王传奇
搜狐娱乐讯 在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的一次特殊活动中,我们见证了六小龄童的归来。他不仅是著名演员,更是无数观众心中的美猴王。活动当天,他的自传《行者》首发,他在自己的美猴王蜡像前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为来宾们表演孙悟空的各种造型,并教孩子们舞金箍棒。三个六的特殊日子,标志着他的人生与角色的完美结合。

偏爱红色的六小龄童,在发布会上选择了一件红色衬衫。他表示:“红色象征一种精神,让人显得有青春活力。在孙悟空的戏曲脸谱中,猴脸的主色调也是红色,它象征着智慧与正义。”
沙和尚的扮演者刘大刚的意外现身,让六小龄童感慨万分。他们的深厚感情令人动容。在新电影《敢问路在何方》中,他将再次与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合作,并透露唐僧的扮演者迟重瑞和汪粤也将加入。这部电影备受期待,将再次集结《西游记》的经典角色。
《行者》是六小龄童亲自执笔的首部传记。他坦言:“以前陆续写过一些书籍,但这次是我写的自传,与以前的书有所不同。”今年恰逢猴年,也是《西游记》之父吴承恩诞辰510周年、他的二哥小六龄童去世50周年以及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播出3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他的自传《行者》终于面世。
在专访中,六小龄童表示:“去年我发布的电影《敢问路在何方》目前仍在筹备阶段。我们不着急赶时间,而是想把剧本做到最好。”时隔三十多年再演孙悟空,他心态平和,状态良好。他坚信自己会在原基础上做得更好,通过高科技的帮助克服体力问题。他认为演技是关键,“神在先,技在后”,只有接受传统训练才能演好孙悟空。
对于人生的低谷和寂寞,六小龄童表示:“一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高有低的。我始终坚信‘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的处世之道。”对于自己的代表作《西游记》中的角色孙悟空,他表示那是他无法超越的珠穆朗玛峰。“但我不会因此而沮丧,因为那是我人生的荣耀和骄傲。”
在人生的舞台上,六小龄童再次展现了美猴王的魅力与风采。他的坚韧和执着令人敬佩。期待他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和表演。后来我明白了,孙悟空的故事并未随着大闹天宫而终结。当红时,每日都有采访邀请,而当他沉寂下来时,也未尝不是另一种生命的积蓄与升华。正如猴戏世家章家所传承的不仅仅是猴戏这门技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延续。尽管我没有儿子来直接继承衣钵,只有一个女儿,我无法将美猴王的精神直接通过血缘传递下去。但我深信,六小龄童不应是末代猴王。美猴王的精神应得以延续,并广传于世。我希望在海内外寻找下一代的猴王,无论血缘,只要有志于此道,我都愿意倾囊相授。冯骥才先生的期望也是我的期望。这次自传书名和封面的设计,我采纳了全球读者的提议。在众多的提议中,我也被读者们一致选定的书名深深打动,“行者”不仅是我对孙悟空的解读,也是我对人生的理解。封面设计也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了在沙漠中的美猴王形象,既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北京晚报》的读者们对此也寄予厚望。除了这些背后的故事,我还曾在尼泊尔的飞机上度过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时光。作为中尼文化友好使者,我在飞往蓝毗尼的途中遭遇了飞机颠簸的惊险情况。飞行虽只有短短的时间,但每一次直冲而下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当我安全抵达并参拜佛祖出生地时,我深感生命如凤凰涅槃般重生,经历了生与死的洗礼,让我更加珍视艺术人生中的每一个瞬间。这次经历也让我更加坚信,无论面对何种困境与挑战,只要心中有信念,总能找到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