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浑水伤害人类DNA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处理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据全球媒体报道,日本当局计划将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这一设想引起了日本国内外及周边国家的广泛担忧。国际绿色和平组织警告称,福岛核电站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包括碳-14等共位素,可能对人类的DNA造成损害。
福岛核电站多年来因冷却受损的燃料堆芯而注入了数万吨水,这些水在使用后被储存起来。随着储存空间的日益耗尽,如何处理这些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成为日本当局棘手的问题。日本首相菅义伟表示,不能一直拖延,需要做出负责任的决定。他强调,当局正在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计划,但尚未确定何时以及如何处理核废水。
据报道,这些核废水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和碳-14等有害物质。其中,碳-14作为“人类普遍辐射剂量的主要贡献者”,有可能伤害人类DNA。德国绿色和平组织高级核专家肖恩·伯尼表示,储存水箱中可能含有高达63.6GBq(千兆贝克勒我)的碳-14。“这些以及其他放射性核素可能在数千年内都具有危险性,并可能导致基因损伤。这也是必须反对将废水排入海洋的原因。”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表示,希望日本当局在与周边国家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慎重做出决策。韩国外交部也表示,韩国已经启动了以国务调整室为核心的跨部门应对机制。其实早在今年6月,联合国关注有害物质处置等问题的相关特别报告员就曾发声,敦促日本当局不要忽视在核废物处置问题上的责任,不要利用疫情之机,未经国际协商,强行推进核废水入海。
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不容忽视,任何决策都必须谨慎考虑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国际社会需要密切关注和参与讨论这一问题,以确保任何决策都是在充分考虑全球利益和负责任的基础上做出的。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的合作和努力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