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刘备麾下都当过哪些官职呢?
在众多备受瞩目的历史人物中,赵云以其文武全才的非凡气质独树一帜。近年来一种声音不绝于耳,认为赵云在蜀汉并未得到应有的重用,其角色仅仅是刘备的保镖而已。这种论断的依据主要是他所担任的一系列职务。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一同回溯赵云的职业历程,其中的真相。
赵云初投刘备时,《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记载他担任“主骑”。这个职务并非官职,更像是一种管理骑兵的职务,其职能与官制中的骑都尉相近。此时刘备势力尚小,职位低微,根本无法给赵云一个正式的官职。“主骑”这一职位虽非显赫,却也是刘备对赵云能力的肯定。
随后,在著名的长坂坡之战后,赵云因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通典》认为牙门将军是杂号将军,但实际上这是蜀汉独有的官职,曹魏、东吴并未设立。从刘备对赵云的信任程度看,这个职务显然非同一般。此时刘备麾下的将领职位有限,而赵云能担任牙门将军,足以证明其地位的重要性。
当刘备进军益州时,赵云被任命为留营司马,负责留守荆州的军队。这个职务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为荆州是刘备的根基所在。“留营司马”负责管理军赋、训练新兵和执行军法,以赵云的性格和能力,这个职位可谓人尽其才。
在攻克成都之后,赵云被任命为翊军将军。虽然这个职务在汉朝官制中是杂号将军,品阶不高,但却是刘备身边的亲信将领,负责保卫刘备的安全。随着刘备实力的壮大,赵云的军队也负责保卫成都的安全,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赵云还曾担任中护军一职,具体时间不详。但无论其具体职务如何,都不能否认赵云在蜀汉的重要地位。他的每一次升迁,都是对其实力和贡献的肯定。
赵云在蜀汉并非仅仅是一个保镖的角色。他所担任的每一个职务,都体现了他的能力和价值。那些认为赵云未得到重用的人,恐怕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解。赵云的才华和贡献,注定让他在蜀汉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由此可见,早在继位之前,赵云便已在蜀汉的军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担任中护军和征南将军。虽然具体的升迁时间已经不可考,但从他的职位来看,他在军中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在蜀汉,前后左右将军分别由关羽、张飞、和黄忠担任,而赵云的中护军职位则处在中军的核心位置。中军通常由君主亲自统领,因此赵云作为首席内军统率,地位相当于蜀汉军事决策的中心之一。他的职责不仅涉及到选拔中下级武将,更在某种程度上共掌国事。有些人可能会误以为“中护军”只是保镖的职位,但实际上它的权重相当高。历史上曾有以“中护军”身份参与国家管理的事例。
赵云在刘禅继位不久后,更是被加封为了永昌亭侯,升迁镇东将军,这进一步证明了他在蜀汉的重要地位。他并非没有得到重用,他的官职虽然不像某些职位那样显眼,但却极为重要。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刘备自身官阶较低,其职位升迁速度远远低于势力扩充速度,导致蜀汉官职具有极强的特色;另一方面,赵云长期跟随刘备身边,虽然职位升迁速度看似较慢,但他的职能却极为关键。
关于赵云是否受到重用的问题,还可以从其他侧面证明。陈寿在编写《三国志》时,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并列一传,这足以说明赵云的重要性并不比其他四人低,也很可能是“五虎将”这一称呼的来源。赵云去世后的谥号为“顺平”,而在蜀汉拥有谥号的人不超过十人。在武将中,拥有谥号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这也证明了赵云在蜀汉的重要地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位忠诚的国家公仆。他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