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母
在我们老家,对父亲的妹妹亲切地称为孃孃,而我所要讲述的,便是关于三孃的一段深情故事。
当我还只有三岁的时候,母亲便离世了。由于身体羸弱,多病缠身,有人曾预言我这孩子可能难以存活。三孃听说了我的境况后,决定接手养育我,视我如己出。甚至,我还曾承欢她的膝下,享受过她慈爱的乳汁。
三孃家中,除了她和蔼可亲的面容外,还有三姑爷、金华表哥和春兰表姐四口人。三姑爷,我们称之为姑爷,是村里的生产队长,为人忠厚善良,处事公正无私,在村里享有极高的威望。
谈及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浮夸之风盛行全国。当时,全县的生产队长在县里开会,需上报粮食产量。三姑爷在面对浮夸风气时,坚持实事求是。尽管因此受到批评,但他所上报的产量没有水分,使得所在生产队的公粮指标比其它生产队低。在那个粮食紧缺的年代,三姑爷所在的村民绝大多数没有挨饿,这都得益于三姑爷的坚持和公正。
三嬢一家勤劳朴实,虽家境殷实却从不奢华。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凭票供应一切物资,即便如此,三姑爷依然省吃俭用,为我做了一身新衣,这份关爱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我在三嬢家的日子里,仿佛成了他们的一员。尽管农村生活艰苦,农活繁重,但他们依然细心呵护我,疼爱我。三孃总是带着我干农活、走亲访友,有人甚至误以为我是她的亲生儿子。
直到快上学时,我才回到镇上的家。那时我身体虚弱多病,如今已变成健康少年。即便回到自己家后,三嬢一家依然对我关爱有加。每逢寒暑假,他们总会接我和哥哥去玩。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吃上肉是一件奢侈的事。每次去三嬢家,我们都能享受到豆花和腊肉的招待。他们平时舍不得吃好的,但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
值得一提的是,三孃家的年猪每年都能养得肥肥胖胖,每年都能杀一头300多斤的大肥猪。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这背后的辛勤付出和对生活的热爱,都体现出了三孃一家的善良和勤劳。
这就是我和我的养母三孃的故事。更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请关注奇事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