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为什么改成是人

天下奇闻 2025-04-13 02:31www.178767.com天下奇闻趣事

关于《孟子》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争议,背后涉及到版本校勘与集体记忆偏差的问题,今天我们来深入一下。

让我们从权威文献依据的角度来这个问题。现行通用的教材中,选用的是中华书局的《孟子译注》,其中的原文明确是“是人”。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以及汉代赵岐注的《十三经注疏》等古籍版本,也都坚持记载为“是人”,而非“斯人”。这一系列的证据都表明,“是人”才是符合古代文献传承的正统表述。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集体记忆偏差的现象。部分读者之所以对“斯人”有深刻印象,可能源于以下几个原因:早期的地方教材或教辅材料可能引用了非权威版本;影视作品、网络传播等渠道对“斯人”的广泛采用,使得这种表述深入人心;还有古文通假字认知差异,“斯”与“是”在古汉语中均有“此”的意义,这也可能引发读者的混淆。

在校勘原则与教材规范方面,教育部教材编审有着严格的标准。他们强调,古诗文的选用遵循权威底本校勘的原则,不会随意改动原文。当前教材统一采用“是人”,不仅是为了符合文献的原貌,也是为了避免因为版本差异而导致的教学混乱。

这场争议并非因为官方主动将“斯人”改为“是人”,而是源于不同版本的传播以及集体记忆的偏差。教材选用“是人”,是基于古籍权威性的严谨选择。我们不应该因为个别差异而质疑教材的严谨性,而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背后的原因,理性看待这个问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