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高气傲的关羽是如何看待魏延的呢?
作为蜀汉的杰出大将,关羽以其超凡的武艺和独特的高傲气质著称。他眼光独到,少有人能入其法眼。即使是同为五虎上将的黄总,也常受到关羽的轻视。在关羽眼中,大丈夫不应与平庸之辈为伍,他对黄总的评价便体现了这一点。而对于马超,尽管他年轻有为,关羽依然看不惯,甚至想要与他一较高下。一封表扬信让关羽心情大好,这才放过马超。
那么,为何这位心高气傲的关羽对一个蜀国大将却表现出难得的宽容呢?
这一切都要从魏延刚刚投奔蜀汉说起。当时,魏延被委以重任,负责镇守汉中。面对这一安排,关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要知道,作为一名刚刚投降的将领,一来就被赋予如此重任,而在蜀汉并非无人可用。为何关羽对此保持沉默?
原因在于魏延的任务是镇守汉中,而非前线作战。虽然武力重要,但关键在于稳重和有谋略。魏延虽在武力上可能不如关羽等人,但他是个全面的人才,智勇双全。派他镇守汉中要比重用性格暴躁的张飞去更为合适。关羽对此心知肚明。
事实证明,魏延没有辜负刘备的厚望。在他镇守汉中的期间,曹操未曾踏足此地。而当时关羽远在荆州,即便得知此事也无可奈何。
至于为何对马超有如此大的成见,主要是因为马超、黄忠的地位与关羽相当,这让关羽难以接受。一个心高气傲的人,怎会轻易接受与他人平起平坐呢?
而魏延的情况则不同。他的地位远远不如关羽,关羽没有必要与一个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过不去。因为是刘备任命的魏延,对于大哥的决定,关羽自然会无条件服从,也不会过多发表意见。
可以说,关羽虽然心高气傲,但也有明智之处。他知道魏延虽有不足,但也有其独特之处,是镇守汉中的最佳人选。而对于其他将领的评价,则更多是基于他们的地位和与自己的比较。这也体现了关羽作为一个忠诚的将士,对于大哥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