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之战时马谡为什么要在山上扎营呢?他是什

天下奇闻 2025-05-01 09:04www.178767.com天下奇闻趣事

为何违背恩师的嘱咐,执意选择在山上扎营呢?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奇秘网为您揭开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跟随马谡的脚步,这背后的故事。

马谡啊,这位颇具代表性的将领,他的山上扎营之举,曾被人们解读为“置之死地而后生”。他的士兵们并不认同这一战术,最终导致了失败。

诸葛亮多次嘱咐马谡要在当道扎寨,这是因为马谡的兵力较少,而张颌的兵力强大,且张颌是出了名的大将。当道扎寨可以充分利用地形优势,以对抗强大的敌人。诸葛亮并不期望马谡能打败张颌,只希望能拖住他的进攻步伐。当道扎寨的战术完全符合诸葛亮的战略要求。

马谡却选择将兵马全部拉上山,且未能有效控制水源。结果,张颌将军四面围堵,蜀军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更糟糕的是,山上缺水,加上张颌的四面放火,蜀军陷入了绝境。

马谡希望士兵们能凭高而下,实现“置之死地而后生”。士兵们并不傻,他们清楚地知道从大火中冲过再冲击魏军的阵列无异于送死。马谡带领的士兵们果断选择四散而去,抛弃马谡投降了。

马谡想效仿韩信的背水之战,但他没有注意到韩信除了背水还做了其他两件事。韩信将战场设在太行山的井径道,战场的宽面非常窄,有效地抵消了赵军的兵力优势。他安排了一支奇兵。这支奇兵在关键时刻抄了赵军的大营,为韩信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没有这支奇兵,韩信也很难取得胜利。

我们常说“背水一战”或“置之死地而后生”,但韩信的成功并非只靠背水之战。而马谡却只依赖此法,最终导致了失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战术的运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盲目模仿他人,否则只会重蹈覆辙。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