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一战之后赵国损伤严重,为什么还能支持4

天下奇闻 2025-05-10 22:28www.178767.com天下奇闻趣事

今天,风趣网的小编带领大家深入探讨长平之战后赵国损伤的严重情况,并探索为什么赵国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持续存在近四十年。对此感兴趣的读者们,不妨跟随我们的视线一同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

赵国的灭亡历程在六国中显得尤为独特。司马迁的《赵世家》结尾记载,在赵王迁第八年,邯郸失守。这并不意味着赵国历史的终结。秦军攻入邯郸后,赵王迁的兄弟公子嘉逃至代郡,建立了新的政权,自称代王。这六年中,历史学家们对赵国历史的计算产生了争议:这六年是否应计入赵国历史?如果算入,那么从邯郸失守到代王嘉“抗秦”失败,赵国继续存在了三十八年,约等于四十年。

众所周知,长平之战后,赵国的主力军队被秦军歼灭。尽管遭受如此重创,赵国却仍然在近四十年后才被秦国彻底覆灭。这是什么原因呢?接下来,我们将从秦国和赵国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在秦国方面,长平之战虽然重创了赵国主力,但秦军和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由于及时整合其他诸侯的力量,秦国受到压制。秦东征赵国受到影响。长平之战后不久,秦国的局势陷入动荡状态。秦昭襄王死后,秦的惠文王和庄襄王在位时间短,秦王政继位时年幼,这一系列局面限制了秦国的扩张能力。韩国为了延缓秦的东征,哄骗秦修建郑国渠,分散了秦的战斗力。虽然郑国渠的修建为秦国日后横扫六国打下了基础,但在当时,这也为赵国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而在赵国方面,秦在攻占邯郸后,几乎占领了整个赵国全境,但军队的攻击目标转向了其余的诸侯国,暂时放弃了对代国的追杀。这一暂时“冻结”的时间竟然长达六年之久。秦之所以暂时不动代地是因为代地偏远、贫瘠且代王嘉依仗代地难以翻盘。当秦军准备灭亡代国时,其他诸侯国已无力抵抗,秦开始集中力量对付代和“辽东燕”等政权。最终,在秦军的铁蹄下代国迅速灭亡了。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国家的存亡不仅仅取决于战争的胜负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长平之战后赵国虽然遭受重创但依然能够存续近四十年这其中既有秦国方面的困扰也有赵国的顽强抵抗。当我们深入研究历史时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启示是无穷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